我们家小宝贝现在就是对弹钢琴特别不喜欢,想咨询下对于孩子现在的这种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引导她呢?
练琴,我不会要求孩子必须练多久,我只要求他完成每天必须的练琴步骤。我不在数量上对他提要求,我只在质量上把关。比如遇到难点,我不会说你必须把难点拉几遍,我要说的是你把这个困难克服后,能正确地连续拉三遍,那就算过关。关于这一点,我是基本不打折扣地完成的。
孩子到底是孩子,遇到困难一遍一遍地反复弄,往往都搞不定,他急不急?
急!哭不哭?哭!肯定哭!起码我儿子就哭!尤其是学琴接近两年到达一个瓶颈期的时候,哭得最多。我曾经跟他开玩笑,我说你那把四分之一的琴,都快被你的眼泪泡烂了。哭是正常的,我能理解他哭,但是我不会因为他哭就降低要求,眼泪在我这个妈妈这里,除了情绪得到发泄和释放,是没有其他价值的。
哭了继续来,甚至哭着继续来!每当这时候,我就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你的心如果有一百分,假如你用了五十分哭,还用二十分来观察妈妈对此的态度,那么你算算你还有多少分可以用到练琴上?这样的效率能高吗?能更快克服困难吗?
如果哭能帮助你尽快克服困难,那么你不妨大声点使了劲哭;如果不能,那就收拾好心情,把心专注起来,用一百分的心练琴。
我们家长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忽略哭无视哭甚至讨厌他哭,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哭里表现出来的畏难情绪中,转移到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上。提醒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比如把难点分解分拆,放慢速度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慢慢啃,准确无误了再试着连贯,再加速。方法老师都是教过的,作业是针对孩子的能力来布置的,也不会太离谱,只要你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有不想解决的困难。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领督导下,不得已的坚持中慢慢感受到进步,实力一步步增强,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得到更多的演出和展示机会的时候,他们学习音乐的成就感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正能量就越蓄越多了,继而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到那个时候,就算你跟孩子开玩笑说不要学琴了,孩子也会跟你急的,他们会不容置疑地说:“那绝对不行!”尽管他们最终的目标可能并不是要成为专业的演奏家。
我也推荐给所有弹钢琴的孩子看海上钢琴师、钢琴家、还有她比烟花灿烂。树立典范是能让孩子不感到家长逼迫而自己发现了心中的典范,所以要不经意的和孩子观赏 而不要说任何话比如“你看这个叔叔是不是很棒,是不是弹得很好,想不想像叔叔一样”什么的,容易让孩子反感,加深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