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12岁
狼牙鹏妈于2016/09/30 08:55回答了该问题
看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买几百块的牌子鞋,孩子喜欢,穿着舒服,倒是没啥。不过我个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耐克,安踏,阿迪的童装鞋的确好看又好穿,但是一双鞋也要四百块,而孩子脚长得很快,鞋子穿一个季度,脚又长大了,鞋子也不和穿了,那就得再买一双,如果不是生了二胎,鞋子还能循环利用,这双鞋子就有点浪费了。而且光鞋子就要质量那么好,衣服奶粉食物等等,普通家庭支付不起。
小时候就让宝宝穿名牌鞋,孩子大了一样要穿名牌鞋,因为不能够适应质量微差一点的鞋了。另外,孩子还小,心智不成熟,可能就会有攀比心理,这就不太好了。
但是为孩子买好鞋是真的很有必要,鞋子要透气,做工要好,不能让脚变了型…这些问题还是很多的。去到一些专门卖童鞋的店面就能买到适合孩子的童鞋,价格也不至于那么贵,摸得到,也可以好好挑挑,合适就好。
U12家庭教育于2016/09/29 09:40回答了该问题
其实这是有个阶段的,家长完全放养,给你很大的自由空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同时,如果管理的太严格,完全没有私人空间也是不行的。但总的来说,小时候被老妈逼着学点什么,可能当时会有些抱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真的就越来越感受到好处了。
举个例子:
一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妈妈逼着学民族舞的女孩,每周一、三、五、七都要上课,周内一次三个小时,周日是一下午,当时小伙伴们放学都去玩了,就苦逼的被妈妈接走去舞蹈室,而且一开始压腿下腰的时候真的特别痛苦,还要走芭蕾步。到现在都记得当时脚尖疼的路都不想走。
当时她还特别幼稚的写了一篇日记,故意放到妈妈能看到的地方,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希望妈妈能看日记,体会到她的痛苦。但是妈妈看完就忽略了,我还大哭了一场。
但是后来,练舞慢慢就成了习惯,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校领舞跳了茉莉花,很多老师家长都来看,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舞蹈带来的满足感。后来初中、高中,一直到现在上大学了,不管是五四青年节、迎新晚会,总之有活动的地方都会找她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一直都是领舞。
那种在台上所有人都看你的眼光真的很满足。
另外,从小到大追她的男生一直很多……
U12家庭教育于2016/09/26 09:23回答了该问题
恋就是恋了,爱就是爱了,无所谓早晚,所谓的早恋,这是一些成人对他们眼中孩子恋爱行为的定义,包含着不认可的态度。
爱情是美好的、神圣的,她浪漫而又现实,重精神轻物质但又不能离开物质。幸福长久的爱情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中学时期也许你认为遇到了合适的人,但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合适,因为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中学生谈恋爱显然不合时宜,更不会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同,而得不到认同和祝福的爱情注定不会开出甜蜜的花朵。
合格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这种关心不是只针对学习和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比那些生活在夫妻和谐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谈恋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出现问题,首先要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要冷静地想想: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你在给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精神关怀了吗?
作为学校,对学生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对学生的恋爱,不能一味通过“严酷”的制度去堵,去杀。你不让男女生同桌这很简单,可以做得到,但是你不让男女生单独说话他们就一定不说话了吗?现在人和人之间说话的方式除了面谈还有很多很多,无须一一例举,地球人都知道。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而不堵,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这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校园爱情的发生。堵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时间一长,堵住的“洪水”可能会冲破并不坚固的“堤坝”,后果会更加惨重。
U12家庭教育于2016/09/23 13:47回答了该问题
体育运动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集体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冰球、橄榄球、手球、曲棍球等等,非常讲究团队合作,比如足球个人的基本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而团队合作才是球队获胜最关键因素,你不能以一人之力来对抗人家11人吧,必须需要团队另外10人的积极配合,不仅是表面上的,更需要是心理和意识上的交流,这样配合才会所向披靡,在这个过程中,队员彼此间必须学会沟通技能、激励技能、应激控制技能;
沟通技能;队友之间的思想交流、态度、情绪和信息,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过程。在赛场上才可以把球传给对方,才能判断出瞬间的球给什么样的队员才有利于胜利。
激励技能;在体育运动中,人的情绪随着比赛得分的失与得,会产生消极思想,也有可能在训练碰到无法提高运动水平的情况,这时,自我激励或是队员彼此间的激励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语言、微笑或是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或是击掌,等外部或内部影响,使人始络维持兴奋状态,更加有斗志。
应激控制技能;在体育运动中,会产生失误、被对手欺负、被裁判误判、或是来自观众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迫使运动练习者学会正确的应激控制,严格约束自我。比如拳击格斗赛事,有些运动员会有一些小动作,嘴里骂人的语言,等,这都需要运动者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不能被对手恶意的战术破坏自己的情绪。
,
所以体育是可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也能学会约束自己,当今中国需要的就是一种“尚武精神”。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2 15:39回答了该问题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太小不应该接触钱,却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佳时期。就像放在厨房里的水果刀,如果大人不主动教孩子使用,孩子有一天还是会因好奇拿起这把水果刀,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父母应该从小教会孩子钱是什么,如何存钱、花钱,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创造财富,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财富。
1. 零用钱的奥秘
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在5-6岁时会逐渐对钱产生一定概念,这时则可以开始给孩子设立零用钱制度,通过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来换取零用钱,让孩子明白,钱并不是可以随随便便拿到的,是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两个女儿都需要做家务才有零用钱,奥巴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曾对两个女儿管教非常严厉,她们需要做家务来领取每个星期1美元的零用钱,家务包括布置餐桌、清洁碗盘、打扫自己的房间和衣柜等。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说:“零用钱的制度是让小孩子得到那种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满足感,并学会享受和珍惜它。”
2. 储蓄的快乐
很多时候你会听到孩子大喊着:“我想要这个!我现在就要这个玩具!”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就一定想要立刻得到,然而,教会孩子们等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学会存钱。
例如,告诉孩子,如果你每天都只能得到1元钱,这1元钱可能暂时买不到你喜欢的东西,但如果你把它存下来,30天后你就能买到你一直想要的玩具车。
在孩子对钱还没有产生概念之前,就可以尝试教孩子学会等待,可以从短的等待时间开始做起。例如,今天给孩子一颗糖果,告诉孩子,如果你今天不吃,明天就可以得到两颗。这个小小的经历,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又可以让孩子提前体验到储蓄的乐趣。
3. 大胆在孩子面前谈钱
不要觉得孩子太小,就总是回避在孩子面前谈论钱。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适当和孩子一起讨论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如果总是回避在孩子面前谈论钱,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误解,如小孩子可能觉得去ATM机总可以拿到源源不断的钞票,或是如果什么东西坏了,就直接买个新的好了,而根本不会有节约的意识等等。
因此,如果哪天你刚好带孩子一起去ATM机取钱,不妨告诉你的宝贝,“妈妈之前把工资存到银行了,现在要取出来一部分。”如果你哪天逛街时对该不该买某件漂亮衣服时,不妨把你的犹豫和宝贝分享一下,“如果我买这件衣服,那么就没有足够的钱买那台电视机了,我觉得攒钱换个新电视更重要,所以妈妈就暂时不买这件衣服啦!”通过小事,告诉孩子要有选择的合理消费。
4. 讲故事代替讲道理
喋喋不休的告诉孩子如何合理存钱花钱,孩子可能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很反感,但如果你给孩子讲个小故事,孩子可能会听得聚精会神,你需要的仅仅是换一个讲话的方式。如简单的给孩子讲一个小男孩在买漫画书和玩具车之间面临纠结选择的故事等。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适合孩子们看的启蒙财尚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中学习生活中的商业知识。例如日本绘本大师加古里子的经典之作——《乌鸦面包店》,通过小乌鸦们开美食店的故事形式,为孩子讲解买、卖、盈利、品种多样化等各种商业元素,让孩子了解生活里最直观的经济知识。
5. 节俭不等于不花钱
有些父母打着“节俭”的旗号禁止孩子去要父母不同意给的东西,这样的做法可能暂时唬住了孩子,却很有可能压抑了孩子的欲望,让孩子长后没有管理和运用金钱的能力。
真正的节俭不是压抑孩子的欲望,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它,而不是缠着父母撒娇。这样当孩子逐渐长大后,也会通过自己的奋斗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舍不得花钱。
孩子长大成人后,金钱就会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长大后孩子可能会面临痛苦的理财问题。别再回避关于钱的问题,从小事做起,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陈妍妈妈于2016/08/31 16:30回答了该问题
经济条件好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家境好的孩子,将来更自立、自信一些,形象气质都比较好;但环境差的孩子将来会更自强上进一些。
2、家境好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更为轻松,因此在兴趣爱好发挥上更充分一些,将来会通过自己的兴趣谋生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成才,或是说更大器一些;但条件差的孩子更可能成为学霸,他们更懂得如何在现有体制下钻营,也比较能攀升较高的社会地位。
3、但总的说来,“穷养儿子富养姑娘”的古训要遵循。男孩子相对更难约束自己一些,给予太多的物质条件,容易使其导致“玩物丧志”。但富养姑娘会让其有见识,而不那么被物质诱惑。
4、而最重要的是,充分投资教育是正确的。家长应该倾其所有为孩子的教育创造优越条件,哪怕他不成才。这是责任和义务,不是投资,别指望回报的。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30 18:18回答了该问题
1、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容易使小儿形成健康人格: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孩子的喜欢,对孩子能力发展和好的举动等经常赞扬;当孩子做错了事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时,父母会给予谅解、安慰等,同时鼓励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经常拿出时间参加到孩子有兴趣和爱好的活动中;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子女平等相处,对孩子温暖和亲切;当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及时向孩子表达高兴和自豪的感情。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可以促进孩子建立自信心,获得良好情绪、激发孩子上进心和拥有爱心等,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小儿健康人格形成。
2、拒绝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拒绝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管教过严、刻薄和吝啬。当孩子做错某事时,父母就会严厉批评或进行惩罚,经常在别人面前打骂或羞辱孩子。当父母因工作或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时,会拿孩子来发泄。拒绝型养育方式使孩子容易形成畏惧、胆小怕事、焦虑、缺乏自信心,或逆反、粗暴、违拗、攻击性行为等,使孩子形成许多好习惯,因此不利于小儿健康人格形成。
3、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对孩子做每件事情都要管,并且期望值过高和管教过严,孩子做的事情几乎均要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批评等,导致小儿容易产生焦虑和严重缺乏自信心,出现人格缺陷。
4、偏爱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偏爱型养育方式指对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偏袒、迁就和纵容。对孩子的要求无原则的满足,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偏爱型养育方式使孩子缺乏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吃懒做,不喜欢劳动,自私自力,不会感恩,不会帮助人,脾气暴躁或情感脆弱等,使孩子形成许多好习惯,所以容易导致小儿形成人格幼稚和神经质。
从父母的四种养育方式中,理想的是情感温暖养育方式,促使孩子获得健康人格。
个人很同意上面提的的说法:父母的性格多少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原因的。可能小时候父母太重视宝宝的智商而忽略了情商的作用,孩子的古怪脾气很多时候,他/她自己本身是没有意识到的,太正面或者抱着慢慢来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助长这种不良的性格。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帮孩子解决多少问题,而是赋予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19 18:18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哭着要求妈妈扔掉刚出生的弟弟,我觉得是孩子从家里接收到的负能量太多了,也许是妈妈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抚养孩子如何辛苦,也是父母之间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等这些原因都无形给孩子传输了一个信号,孩子是家里的负担,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让家里增添一些快乐!所以孩子才会说出这些话。
生二胎前,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担心大宝是否能接纳二宝的问题,或者会对两个孩子日后的相处充满无限正面和负面的遐想。
希望有二宝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画风(孙丽家的等等和小花)
父母要理解在二宝到来后感到失落的心理特点
其实,无论从育儿实践中的观察,还是理论角度的思考来说,生二胎对大宝一定是有影响的,因为对于已经习惯了独享一切的大宝来说,多一个弟弟妹妹并不仅仅是一厢情愿,像父母期待的“多一个玩伴”“更懂得宽容和分享”那么美好,即使是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也曾经非常渴望有个玩伴的大宝,真到小家伙出来跟他争夺父母的注意力时,均摊爱意,共享物品时,也会忍不住感到失落,就像经典的“心理自助读物”《汤姆的小妹妹》中汤姆面对妹妹带来的热闹场景时发出的感慨那样,“我感到没人理我了”,他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原本可以独享的父母之爱被另一个小生命给占据了,他不再是父母关注的中心,即使父母对他的爱一点也没有改变,还是让他难免心生被遗忘的顾虑,在想办法引起父母的关注、追求公平的爱时,大宝很容易把二宝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心怀嫉妒甚至怨恨。此时,如果父母疏忽了大宝这个心理感受,大宝就容易把这些负面感受积累起来,成为厌食、负性情绪,甚至攻击行为的来源。
和大宝时时保持沟通
准二胎或二胎父母如何该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宝的负面影响和失落感呢?可以说跟大宝事先沟通,以及观察到大宝有情绪变化时尽快介入引导,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种沟通,不仅包括征求大宝对要弟弟妹妹的意见,给大宝讲有弟弟妹妹的好处,还应该包括把弟弟妹妹出生可能带来的不愉快改变,比如,妈妈可能不能带你睡觉了、可能你需要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妈妈还在哄小宝宝睡觉等容易出现的情况,以便让大宝有心理准备。同时告诉大宝,不管妈妈需要花多少时间在小宝宝身上,但妈妈对你的爱不会改变。这样,当父母的精力更多集中在幼小的弟弟妹妹身上时,他们的心理落差一定会小许多。
不要对俩宝的相处有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更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即使你挖空心思,想了很多办法,进行了很多铺垫和引导,都不能对大宝跟二宝的相处抱有过于理想化的期待,就像小伙伴在一起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一样,朝夕相处的大宝和二宝,也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这是不可避免的。两宝之间的冲突,也不是家长教育的失败,更不是大宝不懂事,不要一发生冲突就去责怪大宝不让着弟弟妹妹,只要孩子不告状,争端没有安全风险,顺其自然即可,这是两个孩子学习交往的必然途径,只要父母公平地给予爱,艺术地处理需要介入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终会和谐相处的。只是有时候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需要父母本身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孟母网儿童阅读于2016/08/03 14:47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上学以后,千万不要以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功课。相反,要认识到课外阅读会为孩子的发展打下基础。
读课外书不仅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课外知识,增强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仅限于课本知识,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即便考试取得了满分,也只说明他熟练掌握了课本知识而已,至于将来能否取得大的成就,就很难说了。
为什么有些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在学校并不是热别优秀的学生呢?因为他们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这并不是提倡学生不好好学习课本知识,而是说,书本知识是基础,学生不仅应该系统地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多涉猎课外读物,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多阅读好的课外读物,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有一句话说得好:得分数决定的是一时的胜负,阅读决定的是一生的胜负。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7/28 09:39回答了该问题
不恰当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的危害
1、会阻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有的妈妈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放任不管,心想:只要我不去回应孩子,孩子就会知道哭闹是没用的,慢慢的,他就不会再把哭闹当武器了。可孰不知这样会使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长大后不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始终有距离感,甚至会影响人际交往。
2、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父母不恰当地使用延迟满足,还会让孩子时刻处于一种焦虑、担心、困惑、不确定的情境中。内心诚
惶诚恐,必然会使得孩子与父母很难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内在的情感联结不够紧密,外在的形式上的分离焦虑就会越严重,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情会使孩子离开父母时担心自己是否被抛弃了、是不是父母不要自己了、再也见不到了。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会使孩子容易形成拖延的习惯
小孩子在饥饿的时候,会先分泌胃液,然后寻找吃的,找不到才会哭闹引来妈妈的关注,以期得到食物。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发展,所以潜意识中会认为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食物的。如果这时,妈妈经常不给予孩子及时的生理满足,孩子哭闹半天等不来食物,那他就会学会让自己的生理反应推迟,先通过哭闹来获得关注,然后再慢慢分泌胃液,消化食物。一旦孩子的身体在生理上学会了拖延,那么孩子在潜意识心理上也会形成这样拖延的习惯,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拖延了。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我不需要做出及时的准备,即使准备了也不会得到及时的回应,所以,在行动上就会拖延到最后时刻才做好准备。
4、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建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孩子在6岁之前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等情绪体验密切相关。如果父母对孩子使用不恰当的延迟满足,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对其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就会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不利。
所以,父母们,请不要把你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用到孩子的身上,毕竟,你只能看到实验结果,对于过程,大多数人也不过是一知半解罢了。也许你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也许你看似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背后隐藏着对孩子严重的误伤。所谓,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细致的浇灌。用正确恰当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一生成长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7/26 14:26回答了该问题
老人疼爱甚至溺爱孩子是人之常情,我们站在老人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要在照顾他们感情的基础上,更他们达成共识,孩子要张弛有度,放任长时间看电视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要多样化的引导孩子度过暑假,比如户外活动与家庭活动相结合,更加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教育,我们不能以工作忙为由,全都推给老人了,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哪怕就是到公园散个步、聊个天、做个问答小游戏,也会让孩子体会到比看电视更大的乐趣,这样孩子也不会一味的看电视了。
孩子长时间看电视,说得直白点,就是因为没有别的事情做,父母不肯陪,老人不会陪,他能做什么呢?
所以不要责怪老人、也不要埋怨孩子,多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多陪陪孩子和老人,莫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忽视了家庭。真到了那种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再想陪,没人理了,多悲凉,所以,珍惜当下的幸福!
陈妍妈妈于2016/07/25 16:23回答了该问题
世界上无论是思想开放的国家还是思想保守的国家,让父母向孩子道歉都不太容易。家长怕自己一旦开口向孩子认错,子女会看不起自己。只是家长们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情形,如果自己父母错怪了自己,向你道歉会换来你的轻视还是尊重呢?
自己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向你道歉过呢?可能大部分的答案是没有。但是父母会用抱歉的表情向孩子表示“我知道刚才错怪你了”。还有些父母会在事后用意想不到的礼物来表示歉意,弥补伤害。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原本憋着委屈的心一下变得痛快了?虽然没有张口说对不起,但是父母肯定了自己是正确的。只要做出这样的表示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很愉快。
如果父母最终没有表示任何歉意,明明是父母错怪了自己却横加指责,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不管那个事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的心里会产生对父母的愤怒和怨恨。
无论多么宽容的人在被冤枉的时候,都会产生愤怒和怨恨。孩子意识不到那个冤枉自己的人并不是有意伤害自己。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事情,却要受到指责,防御性强的孩子可能会做出过激的反应。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冤枉了孩子,虽然很难放下架子,但是立即道歉还是很有必要的。假装没觉察到误会,希望混过去,孩子会抱有“爸,爸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说什么,看来明天要买礼物补偿我”的错误认知。
孩子听到这句话后,原本垂着的头会突然抬起来,脸上的表情也会从沮丧马上转成喜悦,眼睛都会闪闪发光。孩子因为父母这句话感到自信,感觉父母也像对大人一样对待自己了,不由自主地自豪起来。父母根本不必担心道歉会被孩子轻视,事实上孩子会更信任勇于自我检讨的父母,会更亲近他们,觉得他们很有勇气。但是也不能为此就毫无顾忌地随便认定孩子的错误,发现不对再道歉。父母总是误会孩子,会使孩子怀疑父母的判断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和威信力都会下降。
教育应该用于制止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指责孩子本身。父母道歉的时候也一样,生气的时候跟孩子唠叨,之后发现冤枉或者误会了孩子,如果对孩子说:“爸爸错了,对不起”,年幼的孩子会简单地认为:“爸爸做错事,爸爸是坏人”。这个时候如果说:“没有听你解释,就跟你发脾气,对不起呀”来表达歉意,孩子就会理解爸爸的想法。
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人人都可能犯错,犯了错误能够改正过来是很大的一件好事,犯了错误如果不知悔改,才是真正的过错。我们不要不好意思道歉,有勇气承认错误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信任感。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7/07 16:01回答了该问题
家庭可以容忍孩子,学校可以容忍孩子,但是社会不会容忍孩子。
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小时候宠爱过渡,心理承受能力差,无法面对挫折导致的。
如今是信息时代,学生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随时都能传到家长的眼里,如果批评严重,家长立刻上学校闹,教育局举报,更有甚者直接举报到市里。结果呢,不管老师对与不对,必须要先向学生道歉。而学校也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要求老师不能过分批评,更不能动手打学生。
学校实施鼓励教育,做错的不宣传,做对了大肆表扬。结果呢造成学生无法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心理崩溃。
做为家长,对孩子包庇纵容,让孩子觉得天塌下来都会有父母顶着,为所欲为,结果在真正的挫折面前无法承受。
回想起自己九十时代上学的情景,只要做错,老师上来就是一顿揍,回家还不能告诉父母,如果告诉了,父母还得揍一顿。结果那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强,即使考试零分,顶天挨两顿揍,疼完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学校教育的畏首畏尾,家庭教育的溺爱,成长出来的孩子只会弱不禁风。
这样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我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却没有一条规定来保护教师,这也使得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敬而远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结果可想而知。
教育是百年大计,它不单单是学校、家庭,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大家不要一味指责某一方,从根挖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说一句,孩子心理不够强大,可以试着让他多参与体育活动。原因很简单,没有哪个体育生会跳楼的哦!
孟母网儿童阅读于2016/06/28 18:18回答了该问题
原因:
1.从小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等孩子上小学后才来培养就比较困难了。
2.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每天花上三个小时看电视的儿童都不喜欢看书,如果迷上了打怪兽等计算机游戏,而不懂得控制时间,他也是不会喜欢看书的。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时常会无意中打击了孩子的读书积极性。最常见的是孩子在书店想买书,父母却说:“家里那本你还没看﹗”
改善:
1.“尽早阅读就是一切。”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爱他就陪他阅读吧!
2.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到图书馆。
3.家长应以身作则,让孩子留意到你的阅读习惯。
4.对孩子的读本表现出兴趣,并多加留意孩子阅读什么刊物。尝试与孩子一起讨论及交流阅读的心得。
陈妍妈妈于2016/06/24 10:34回答了该问题
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是值得身为父母的人多思量、多实践的,孩子对金钱的态度需要指引,孩子对金钱的支配需要赋权。
金钱与欲望的满足有关,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从家人的消费行为中认识到,金钱能够进行交易,支付金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开口向父母要求,直到欲望被满足。
在欲望的支配下,几乎每一个小孩都做过趁大人不备、偷偷拿家里的钱到外面去给自己买想要的东西的事, 这种错误是属于一类小孩必犯的错误,给父母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的机会,可惜的是父母通常会把这种错误放大,把小孩的行为结果看得很严重,没能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容易给孩子蒙上心理阴影。
一个孩子尚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生存的技能,创造不了价值,不意味着他没有对金钱的需要。儿童对金钱的渴求一直被父母忽视,因为儿童的物欲向来是由父母来提供满足,父母对金钱的意见对儿童来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父母如何应对妹妹拿家里的钱的事?
1、关于妹妹拿家里的钱的事,父母不要轻易上纲上线,说她是在偷钱。偷钱是涉及道德感的一个词,而十岁的孩子通常不会把拿了自己家的钱的行为解读为“偷”,只是知道未经允许,拿了钱被发现后有可能会挨骂。如果父母对她这种事先不报告的行为判定为“偷”,将会对十岁孩子的脆弱心理造成很强的道德压力,给她留下情感创伤的体验,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2、一个有威信的成年人,最好不要做那种为了一探究竟,而跟踪尾随孩子的事,也不要当场“人赃并获”,这不是刑侦破案,也不是引敌入瓮,回到家更不要审讯逼供。
教育的事,不但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成年人的形象问题。当妈妈用这种不够磊落的方式一步一步让妹妹说实话,交待钱的去处,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会让妹妹感到成年人世界的可怕和阴暗,对妈妈也尊重不起来,她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妈妈又给她来“阴”的,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是负面的。
3、把批评当作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妹妹在这件事中,体验到的是焦虑、失望、愤怒、无助,为什么会撒谎?撒谎是人面对不利于自己的问题的时候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她不知道拿家里的钱这件事被发现以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有多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所以她会尽可能把事态轻描淡写,尽可能把惩罚的力度降到最低。
每一个人对事物的反映跟他的判断力有关,他无法真实地谈及问题的实质,是有他的合理原因的,他要进行自我保护,所以“撒谎”并不是真的撒谎。
成年人撒谎也同理,为什么你上班会迟到?你内心会权衡与判断,与其说自己睡过头,不如说堵车,更能让自己和上司易于接受。对吗?
所以,如果强调妹妹在撒谎,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也是负面的,她不会用心记住这种有失公允的说教,有损她的人格和品质。
如何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才有效果?
拥有金钱,是人对现实世界进行控制的需要,让自己有安全感,并且能满足欲望,所以孩子的手头上也需要有可供他支配的钱。
艾德华·罗伯特·布尔沃说:“管理金钱,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说,金钱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
妹妹喜欢钱,但没有管理钱的能力,自己拥有的零花钱也有限,经常感到欲望难以满足,这个阶段,家里人就要学会和妹妹讨论,开诚布公地就她的零花钱如何进行管理,就她的欲望如何满足,来进行平等地对话。
她想要什么,她可以直接说出来,哪些愿望能够给予满足,哪一些愿望暂时不能满足,就商量出一个办法,让父母和妹妹双方都能达成共识,能够让妹妹的欲望多等候一段时日,或者用其他的愿望来替代,这些都商量都是可以用温和而公平的态度来支持的,而不是一口回绝妹妹,或者粗暴地沟通。
在一个家里,如果孩子看到大人很自然地花钱,而自己想满足一点小愿望都难以实现,这样的金钱信息会对孩子产生内心的矛盾冲突,他会觉得不公平。除非父母本身就比较节俭,以身作则起来,孩子也不会心生埋怨。
允许孩子在家庭中自然而主动地谈钱,谈自己的欲望,大家公开谈是否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孩子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个人努力和代价,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关于金钱消费的教育理念,它使孩子能够在明面上坦诚自己,因此孩子不再会去做瞒着父母悄悄地打金钱的主意的事了,这样一来,父母不也省心了吗?
孟母心理于2016/04/28 16:15回答了该问题
这位家长,根据您一句话的描述,确实不能找到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所以也不能妄下结论。如果对于一个孩子,父母和老师双方面都进行体罚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容易看到学习的希望,如果没有了希望,学习的动力也就大大降低。焦虑状态下的父母和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给孩子建立信心、希望。这位家长可以自己体会,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自己是不是处于焦虑、急切、不安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