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9岁

6-9岁

  • U12家庭教育2016/10/11 15:11回答了该问题

    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拼插类的玩具。它给人的感觉是“塑造无限可能”,它就像一支画笔,虽然没有固定的玩法,但却可以把宝宝们的一切想法通通表达和实现。

     可以给孩子准一套拼插玩具,拼插玩具的优点: 

    • 锻炼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

    •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

    • 把日常用品、动物、建筑等不同主题通过拼插玩具一一展现出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社会性及逻辑思维能力。

    • 增进亲子交流,提升亲子关系。


  • 狼牙鹏妈2016/10/10 10:53回答了该问题

    导致宝宝性早熟的食物大致有以下几类:

    禽颈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补类食品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

    油炸类食品

    如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经常吃洋快餐和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某种儿童口服液

    针对儿童市场的很多标榜“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很受家长喜爱,其实这种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所以,如果孩子不长个子,或者家长需要知道孩子的个子是否达标,需要预测身高,应该到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请专家来指导。


    如何规避性早熟风险?比较靠谱的有这么几点:

    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没有"蓝帽子"标识的决不能吃。

    从小培养孩子谷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不要以为高蛋白才是好食品。

    不要让孩子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口渴就喝白开水,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多陪孩子玩耍、运动。

    家长如果在服用口服避孕药,一定放好,孩子的好奇心是什么都敢翻出来吃的。

    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首先考虑是否由疾病引起,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引起。

  • 狼牙鹏妈2016/09/30 08:55回答了该问题

    看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买几百块的牌子鞋,孩子喜欢,穿着舒服,倒是没啥。不过我个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耐克,安踏,阿迪的童装鞋的确好看又好穿,但是一双鞋也要四百块,而孩子脚长得很快,鞋子穿一个季度,脚又长大了,鞋子也不和穿了,那就得再买一双,如果不是生了二胎,鞋子还能循环利用,这双鞋子就有点浪费了。而且光鞋子就要质量那么好,衣服奶粉食物等等,普通家庭支付不起。

    小时候就让宝宝穿名牌鞋,孩子大了一样要穿名牌鞋,因为不能够适应质量微差一点的鞋了。另外,孩子还小,心智不成熟,可能就会有攀比心理,这就不太好了。

    但是为孩子买好鞋是真的很有必要,鞋子要透气,做工要好,不能让脚变了型…这些问题还是很多的。去到一些专门卖童鞋的店面就能买到适合孩子的童鞋,价格也不至于那么贵,摸得到,也可以好好挑挑,合适就好。

  • U12家庭教育2016/09/29 09:40回答了该问题

    其实这是有个阶段的,家长完全放养,给你很大的自由空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同时,如果管理的太严格,完全没有私人空间也是不行的。但总的来说,小时候被老妈逼着学点什么,可能当时会有些抱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真的就越来越感受到好处了。

    举个例子:

    一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妈妈逼着学民族舞的女孩,每周一、三、五、七都要上课,周内一次三个小时,周日是一下午,当时小伙伴们放学都去玩了,就苦逼的被妈妈接走去舞蹈室,而且一开始压腿下腰的时候真的特别痛苦,还要走芭蕾步。到现在都记得当时脚尖疼的路都不想走。

    当时她还特别幼稚的写了一篇日记,故意放到妈妈能看到的地方,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希望妈妈能看日记,体会到她的痛苦。但是妈妈看完就忽略了,我还大哭了一场。

    但是后来,练舞慢慢就成了习惯,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校领舞跳了茉莉花,很多老师家长都来看,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舞蹈带来的满足感。后来初中、高中,一直到现在上大学了,不管是五四青年节、迎新晚会,总之有活动的地方都会找她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一直都是领舞。

    那种在台上所有人都看你的眼光真的很满足。

    另外,从小到大追她的男生一直很多……

  • U12家庭教育2016/09/26 09:23回答了该问题

    恋就是恋了,爱就是爱了,无所谓早晚,所谓的早恋,这是一些成人对他们眼中孩子恋爱行为的定义,包含着不认可的态度。

    爱情是美好的、神圣的,她浪漫而又现实,重精神轻物质但又不能离开物质。幸福长久的爱情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中学时期也许你认为遇到了合适的人,但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合适,因为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中学生谈恋爱显然不合时宜,更不会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同,而得不到认同和祝福的爱情注定不会开出甜蜜的花朵。

    合格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这种关心不是只针对学习和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比那些生活在夫妻和谐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谈恋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出现问题,首先要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要冷静地想想: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你在给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精神关怀了吗?

    作为学校,对学生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对学生的恋爱,不能一味通过“严酷”的制度去堵,去杀。你不让男女生同桌这很简单,可以做得到,但是你不让男女生单独说话他们就一定不说话了吗?现在人和人之间说话的方式除了面谈还有很多很多,无须一一例举,地球人都知道。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而不堵,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这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校园爱情的发生。堵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时间一长,堵住的“洪水”可能会冲破并不坚固的“堤坝”,后果会更加惨重。

  • U12家庭教育2016/09/23 13:47回答了该问题

    体育运动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集体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冰球、橄榄球、手球、曲棍球等等,非常讲究团队合作,比如足球个人的基本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而团队合作才是球队获胜最关键因素,你不能以一人之力来对抗人家11人吧,必须需要团队另外10人的积极配合,不仅是表面上的,更需要是心理和意识上的交流,这样配合才会所向披靡,在这个过程中,队员彼此间必须学会沟通技能、激励技能、应激控制技能;


    沟通技能;队友之间的思想交流、态度、情绪和信息,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过程。在赛场上才可以把球传给对方,才能判断出瞬间的球给什么样的队员才有利于胜利。

    激励技能;在体育运动中,人的情绪随着比赛得分的失与得,会产生消极思想,也有可能在训练碰到无法提高运动水平的情况,这时,自我激励或是队员彼此间的激励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语言、微笑或是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或是击掌,等外部或内部影响,使人始络维持兴奋状态,更加有斗志。


    应激控制技能;在体育运动中,会产生失误、被对手欺负、被裁判误判、或是来自观众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迫使运动练习者学会正确的应激控制,严格约束自我。比如拳击格斗赛事,有些运动员会有一些小动作,嘴里骂人的语言,等,这都需要运动者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不能被对手恶意的战术破坏自己的情绪。

    所以体育是可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也能学会约束自己,当今中国需要的就是一种“尚武精神”。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21 09:39回答了该问题

    哪些兴趣班对孩子作用最大,我觉得兴趣班要分门别类的对待,除了培养孩子的才艺之外,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和天赋,还有就是孩子的发展阶段。

    推荐兴趣班:

    1.能够开发孩子智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兴趣班,例如乐高班,手工制作,讲故事等。

    相对于让孩子死记硬背知识,不如锻炼孩子脑力开发,灵活度。

    家长在孩子智力开发方面,常常注重的是数数,背唐诗,唱英文歌等记忆力的开发,忽视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观察力,注意力的开发,但后者更重要。

    2.能够锻炼孩子体型,筋骨,站坐姿的兴趣班,例如舞蹈班,武术,体操,轮滑,游泳等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孩子身体的成长和体型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的强健,而且可以培养精气神,让人觉得,这小伙子小姑娘很精神!

    特别是对于身体孱弱的小孩,更应该适宜的注意孩子身体的锻炼。

    3.能够培养孩子素养和德行发展的兴趣班,例如国学,书法班,绘本等等。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给孩子种下思想健康和正气的种子,小树苗就不会长歪。不管孩子以后多么厉害,走正道才是最根本的。

    让中华优良传统,潜移默化的根植在娃娃心中。

    4.培养孩子艺术气质的兴趣班,例如钢琴等其他乐器,绘画,唱歌,彩泥等等。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培养孩子美的气质。

    家长在给孩子报班需要注意的是:

    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兴趣班,符合孩子的发展敏感期,和承受能力。有很多兴趣班建议家长等孩子上了小学后再开始学,因为孩子的脑部神经、骨骼和肌肉还在发展,不适合长期的高强度训练。

    所以,报班前需要斟酌,询问报了此兴趣班的家长的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

    2.甄别兴趣班的好坏。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赚钱,即使低龄孩子不适合上,也开班,而且办学质量令人质疑,家长在上课前,最好多方打听,试听体验几次再做决定。

    3.注意兴趣班的密度和强度。对于3-6岁的孩子,每周1~2次的兴趣班可以接受,强度太大,疲于奔波在路上和课上,生活质量并不高。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20 09:32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在孩子身体免疫功能快速发展的时期,给予身体耐寒的刺激,使得他们更强壮,长大后不容易生病。

    其次,对于孩子的精神也是一种挑战,让他们变得更勇敢。

    从这两点看,这种做法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日本的天气跟中国不一样,日本全国几乎都只有一种天气,即便是冷也是属于干冷型的,而中国的小朋友生活在南北方,差异就很大,特别是湿冷的南方小朋友,冬天室外的温度也许没那么低,但湿气却会浸入到身体里。中医上也有湿寒难治的说法。

    还是按照中医的说法,孩子属阳,好动,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发,所以相比于成年人,孩子的活力也更好。冬天为了方便活动,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如果是在北方,气候条件近似日本的地区,小朋友不妨可以试试,可如果是在湿寒的地区,建议不要盲目尝试。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毅力,可以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带着一起跑步。

    生活在一个地区,就要适应某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顺其自然。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20 09:22回答了该问题

    小朋友左手按纸,右手作画存在困难。所以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这也是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

    白白净净的墙被孩子涂的色彩斑斓,很让人头疼,只能重新粉刷,但从环保和成本上来看,这个方法又是不实用的。

    1、未雨绸缪,装修之前就选择抗污耐擦洗的墙面漆,给宝贝准备水性画笔,即使墙面沾上污渍也能轻松抹掉。装修选涂料一定要重视,环保、防污、抗菌、耐擦洗缺一不可。

    2、事先准备,可以给孩子留一面“创作墙”,让他任意图画。3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画桌,为他们准备好专门的画纸,或者立式的绘画板。

    3、鼓励小朋友涂鸦,不要因为弄脏墙面,就禁止画画。涂鸦对宝宝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能够成为宝宝表达情绪的工具,还能激发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心智发展。

  • 狼牙鹏妈2016/09/19 14:31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的智力发育总体是向上的,但是快慢是有差异的。只要学会的,其实无所谓快慢,所以不必着急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帮孩子加快智力发育这事本身是个伪命题,所以就不必后天加料了吧。

    我们的智力发展是个连续的向度,在向度上的速度会因环境的优劣和大脑成熟的快慢而有所不同。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外国的爱迪生、爱因斯坦,中国的王阳明都是发展迟缓的儿童,王阳明到五岁才会说话,但他的「格物致知」理论五百年后还为人知晓。人生是看终点,不是看起点。

    只要学的会,快慢不重要

    有一个关于老鼠的实验拿来跟大家分享,把基因相同的同一窝老鼠随机分成二组,先在大脑中注射放射性的水,使长出来的新神经元在显微镜底下会发光。一组学习能力强的老鼠,跑到迷宫的终点就有食物可吃;另一组学习困难的老鼠,学不会就没有东西吃。等所有老鼠都学会了以后,解剖开来看新长出的大脑神经元存活的情况。结果发现,学的慢的那组,新神经元留下的较多也活的较久,在显微镜下闪闪发光。所以,学的快慢没有关系,只要学会了都一样。反而是下过苦功学的东西在大脑中保留的比较久。

    聪明不能决定前途

    世界上几乎所有值得追求的东西,如学问和技能,都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我小时候,父亲要我们背《四书》,我妹妹背的快,背完了便去玩,而我背的慢,常常她都去睡觉了,我还在背。最近心血来潮,打电话去美国问她:以前我们背《论语》“尧舜其犹病诸”下面一句你还记得吗?她大笑说:“什么啊,早就忘光了”。所以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父母不必很在意孩子现在跑的有多快,要在意他这一路走的平不平稳、能不能顺利到达终点。聪明并不能决定前途,古今中外成功的人都不是最聪明的人,却是最有毅力的人。

    帮孩子加快智力发育是个伪命题

    至于如何帮助孩子加快智力发育?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大脑的发育叫“成熟”,讲究水到渠成,成熟了,自然就会了。尚未准备好(notready),白花是力气。有个实验是先教同卵双胞胞的哥哥学走路,每天练十分钟,四周后,果然哥哥先会走路,但是等到弟弟也会走时,两个人走的一样好,实验者反而担心太早把哥哥撑着走路,他膝盖软骨尚未发育完成,不知对他会不会造成伤害。

    所以不必后天“加料”送孩子去智能开发班、脑力开发班…,这是劳民伤财,反而剥夺了可贵的亲子共处时光。知识、技能以后可以慢慢学,童年时光过去了追不回来,只要给孩子温暖的家,陪伴他读书,带他去外面踏青,亲近大自然,他的智力就会发展的很好。

    温暖的家是他人格成长的沃土,阅读是智力与创造力的根本,大自然是训练他的观察力与推理能力,有这些就够了,这才是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7 11:24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想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给他买?

    不少人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孩子控制内心欲望的能力。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误解一
    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误解二
    对逻辑的误解

    实验者的逻辑原本是: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但是并没有提到“如何让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问题,更没有建议“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延伸探索,而这些后续的研究结果,却被倡导所谓“延迟满足训练”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延伸研究1:年龄的影响:5岁是分界。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一结论与最新的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Miller,Dale T.; Karniol, 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在孩子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不同孩子有不同判断。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性判断:对于一名具体的孩子,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那么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 Sharon; Chatzky, Jean)小组对于另一课题的研究,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不会把眼前的诱惑看得过重,因而也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相反,以前经常被训练,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更加宝贵,一旦没有外人控制,就更可能马上占有这一稀缺物品。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而一旦父母不在,孩子就会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孩子刻意进行延迟训练,不仅误解了理论,而且会误伤孩子。

    且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也不加以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孩子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6 17:59回答了该问题

    1.大肢体运动可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跑跳钻爬。凡是能够锻炼到大关节,例如膝关节,肘关节,脖子,腰等,还有肢体平衡的运动和练习都属于大肢体运动。大肢体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促进长高和骨骼的强健,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脑神经的发展。不过,运动要适量。


    2.精细运动可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手部的捏拿拨捻搓。有句话叫,心灵手巧。手巧就能让心更加开窍。玩彩泥,搭积木,玩石子,都可以帮助锻炼手部运动。

    3.可以随意组合和发挥想象力的运动和游戏,例如搭积木,乐高,魔方,七巧板,拼图,绘画等。相对于洋娃娃,小火车,小飞机等等,可以随意组合和搭配玩具,或者具有创造性游戏,更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这类游戏,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锻炼孩子的智力,例如观察力,专注力,思考力,空间想象力等等。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2 15:41回答了该问题

    家长就把孩子当成和你平等的朋友看待即可,就不存在“大”“小”之分了。和孩子平等说话,既不刻意哄骗,也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你就把他当成小大人客观真实的交流,孩子也会感觉受到尊重。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1 18:12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来讲,孩子3岁以前就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性别意识不是恒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你给一个男孩子戴一个假发穿一条裙子,然后告诉他:你是女孩子!他可能真的会把自己当女孩子。

    所以,实际上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才会慢慢将男性女性的区别标签化、形象化,知道男孩是怎样的,女孩又是怎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家长们就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男女观了,但切记不可太过,比如说告诉孩子女孩子一定不能怎么怎么样,男孩子一定不能怎么怎么样,因为孩子的世界观是不完善的,你反复地告诉他(她)不能怎么样,他(她)就会觉得这个是不好的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异性的歧视。

    然而追溯到更早,婴儿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将男性与女性的声音和照片进行匹配;在近1岁的时候,婴儿就可以确定的区分男性与女性的照片。

    所以小结一下,婴儿对性别意识的认知时间大致如下:

    1、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属于性别意识的萌芽状态;

    2、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变”的这个真理。性别意识大致成型,但对性别的理解几乎没有;

    3、3~5岁左右,孩子便有了明确的概念,知道怎样的叫男孩,怎样的叫女孩;

    4、6~7岁左右,孩子生理上已经完全明确了男女的概念,在别人面前裸露会感到害羞、不在让家长陪着洗澡等。

    总结:孩子的性别意识是慢慢发展完善的,当家长的应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有所了解,不可“拔苗助长”,当循序渐进,才能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世界观。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1 18:10回答了该问题

    对待孩子撒谎首先的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关于孩子撒谎,有以下几个原因:1、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2、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孩子认为正常的途径家长不可能同意就撒一个谎来强调事情的合理性。比如:孩子想要钱买玩具,就撒谎说学校组织活动。

    3、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上学了,就会说“我肚子疼”。

    4、因害怕训斥、打骂。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那怎样对待撒谎的孩子呢?

    一、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二、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三、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四、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五、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六、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七、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八、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9/01 18:09回答了该问题

    著名教育家李彦芳指出,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2.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表明,他还有自尊心,你伤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这块盾牌来和你对抗。当孩子一旦放弃了对抗,说明自尊心已经被伤透了,彻底破罐破摔。没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经无法透过语言的方式来校正他的行为。我们看到有多少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掉,然后又怨天尤人:“他怎么就成了这样的人呢?”难道这样还不足以引起家长们的警示吗!

    5.“人前教子”

    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面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古训。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从而改掉毛病。这些错误做法导致的结果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现得行为粗鲁、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

    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还表现在对两性感情的认识能力上,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一定没有能力分辨纯真的情感和肮脏的情感。真实的情况是,孩子对性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感觉,与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产生不良性倾向的情况,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强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7.拿别的孩子比较

    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8.惩罚孩子的方式不恰当

    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作为成年人,你可以用体罚和责骂的强力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这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简单加以判断,孩子不过慑于你的强大压力,心中并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味的惩罚打骂只能使孩子感觉孤立无助,毫无尊严。

    一些过激的惩罚行为,甚至会在孩子的心里滋生怨恨的种子,在成年后仍留着负面阴影。

    9.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不是你的高级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如果因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给者,所以你获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权力,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的话,你就是奴隶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隶!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10.有条件的爱

    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的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

    所以,教育专家李彦芳建议执握“爱”的权杖的家长大人们,不要滥施你权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爱,将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8/31 17:15回答了该问题

    对于大人无法控制和管教小孩的情况,我一般认为是大人有意放纵,所以你需要解决的大人的问题。解决大人的问题,一般干涉无效时,你可以找权威组织,如保安,店员,警察等。

    对于小孩子比较好的办法是引导,比如大叫的孩子,你可以在他耳边小声说话,让他听不清,反复几次他就会试图也小声的给你说,让你也听不清。对于已经玩疯的孩子,你可引导他用双手括起来大叫,这样声音集中,或者用纸筒,进一步引导他进行打电话的游戏。

    另一方面,制止小孩子的办法很多:

    1.打断他的行为。小孩子很少有理性行为,他的行为一般是重复式,你只要打断重复的模式即可。

    如果不停的大叫,你可以给他一个吃的,喝的,占用他的嘴;到处乱跑,让他过来打游戏或看电视;哭闹,找他感兴趣的人或事引开注意力,美女这时会很有用。

    2.破坏安全感。小孩子的安全感一般来自于熟悉的人和环境。这时一个陌生人,未知的事物出现在环境中,小孩子会感觉到很不安全,不再会有自在的行为。特别不要让小孩子有一种你们无可奈何的感觉。

    3.软性惩罚。最直接的软性惩罚就是无视;再者可以破坏成就感,比如说:你的朋友都走了;这是别人的XXX(成果);你这个不是XXX。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8/31 16:34回答了该问题

    很多小孩长相不佳,天真、浪漫的小孩并不会过分关注长相。但会因为长相而被同龄孩子嘲笑,导致孩子变得自卑,抑郁。我们无法教育别的小孩不要嘲讽他人的缺点,但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被这些言论所影响,避免产生心理阴影。在这个看颜值看表面的浮躁社会,如果您的小孩因为长相不佳而自卑,建议是:

    Tip1:长相不等于魅力。

    世界上没有长相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每个人的长相都是独特的。应该告诉孩子,长相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某些科技小编不赞同让孩子了解),但我们可以追求的更多,比如更好的气质,更优雅的谈吐与举止。我们说第一次见面看脸,其实未必,我们也许感受到的很多并不来自于颜值,如果你同时见到陈道明和鹿晗两个人,你未必真的感觉鹿晗好多了。可以让孩子观看某些并不帅但气质十足的影星的电影。让孩子从其他方面提升人格魅力。

    Tip2:家长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多赞美孩子,提高他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举止,行为。让孩子变得更为谦让、礼貌。让孩子变得勇敢,在众人面前多表现自己。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有一些优异的表现,家长们应该多多赞美。让孩子了解到颜值高不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优雅的举止完美的谈吐更能让别人欣赏自己。

    Tip3:让孩子逐渐理解,美是具有不同层次的

    我们现在有很多“最美xx”,那些人拥有的更多是良好的品质。心灵美甚至是极高的道德情操,才是孩子应该追求的方向,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穿着、化妆上面。而且那些化妆品未必对皮肤好。孩子如果因为追求长相,而把精力、时间放在这些地方。可能多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Tip4:让孩子变得更“完美”。

    我们喜爱的杨澜,拥有的更多是一种“知性美”,女性如果拥有较高的智慧和理解力,将会更具魅力。很多人认为:男生理性、女生感性。其实我感觉男生和女生就是一种互补。男生应该从女生那里学习如何感触别人的感觉,女生应该在男生那里学习如何处理事情,让事情变得更具逻辑和条例。如何更明智地聊天。所以,孩子应该从异性身上学习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为完美!

    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更为用心,会变得不那么注重自己的外表,而且还从更多的地方获得自信。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才是真趣,从真趣中获得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 陈妍妈妈2016/08/31 16:30回答了该问题

    经济条件好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1、家境好的孩子,将来更自立、自信一些,形象气质都比较好;但环境差的孩子将来会更自强上进一些。

    2、家境好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更为轻松,因此在兴趣爱好发挥上更充分一些,将来会通过自己的兴趣谋生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成才,或是说更大器一些;但条件差的孩子更可能成为学霸,他们更懂得如何在现有体制下钻营,也比较能攀升较高的社会地位。

    3、但总的说来,“穷养儿子富养姑娘”的古训要遵循。男孩子相对更难约束自己一些,给予太多的物质条件,容易使其导致“玩物丧志”。但富养姑娘会让其有见识,而不那么被物质诱惑。

    4、而最重要的是,充分投资教育是正确的。家长应该倾其所有为孩子的教育创造优越条件,哪怕他不成才。这是责任和义务,不是投资,别指望回报的。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8/30 18:18回答了该问题

    1、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容易使小儿形成健康人格: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孩子的喜欢,对孩子能力发展和好的举动等经常赞扬;当孩子做错了事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时,父母会给予谅解、安慰等,同时鼓励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经常拿出时间参加到孩子有兴趣和爱好的活动中;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子女平等相处,对孩子温暖和亲切;当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及时向孩子表达高兴和自豪的感情。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可以促进孩子建立自信心,获得良好情绪、激发孩子上进心和拥有爱心等,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小儿健康人格形成。

    2、拒绝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拒绝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管教过严、刻薄和吝啬。当孩子做错某事时,父母就会严厉批评或进行惩罚,经常在别人面前打骂或羞辱孩子。当父母因工作或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时,会拿孩子来发泄。拒绝型养育方式使孩子容易形成畏惧、胆小怕事、焦虑、缺乏自信心,或逆反、粗暴、违拗、攻击性行为等,使孩子形成许多好习惯,因此不利于小儿健康人格形成。

    3、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过度保护型养育方式指父母在养育中对孩子做每件事情都要管,并且期望值过高和管教过严,孩子做的事情几乎均要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批评等,导致小儿容易产生焦虑和严重缺乏自信心,出现人格缺陷。

    4、偏爱型养育方式不利于小儿形成健康人格:偏爱型养育方式指对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偏袒、迁就和纵容。对孩子的要求无原则的满足,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偏爱型养育方式使孩子缺乏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吃懒做,不喜欢劳动,自私自力,不会感恩,不会帮助人,脾气暴躁或情感脆弱等,使孩子形成许多好习惯,所以容易导致小儿形成人格幼稚和神经质。


    从父母的四种养育方式中,理想的是情感温暖养育方式,促使孩子获得健康人格。

    个人很同意上面提的的说法:父母的性格多少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原因的。可能小时候父母太重视宝宝的智商而忽略了情商的作用,孩子的古怪脾气很多时候,他/她自己本身是没有意识到的,太正面或者抱着慢慢来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助长这种不良的性格。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帮孩子解决多少问题,而是赋予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