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熟,像个小大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行为习惯3-6岁

孩子才四岁,但是比较早熟,很多事情都懂。比如知道把自己的好吃的藏起来不给别人,知道跟爸爸说最喜欢爸爸,跟妈妈说最喜欢妈妈。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

匿名 提问于 2016/06/21 11:04

收藏问题

专家回答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1 11:05回答了该问题

    当成年人为了生计,小心翼翼地遵守社会“潜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向自己的小圈引进了成年人的“游戏规则”,这令孩子们变得圆滑起来。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突然变得中规中矩,老成稳重,有的甚至已经熟知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功利。家有“小大人”是喜是忧?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有些父母认为“小大人”更易融入社会。“早熟的孩子更懂事,他们了解大人的艰辛,更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对于“小大人”现象,在武汉一外企上班的陈女士持肯定态度。她说世界很现实,过于幼稚,容易吃亏上当。孩子“早熟”一些,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有益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小大人”令孩子失去太多,“孩子就该有个孩子样。”家有“小大人”,会让孩子失去童趣,父母也丧失了乐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稳重懂事,但如果以牺牲孩子的童心童趣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孩子就应该童言无忌,该笑要笑,该哭要哭,孩子本来就应该是天真烂漫,甚至是傻乎乎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说大人话,不一定是好事,小孩语言早熟会降低儿童智商。过早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并不表明他们心智已经成熟,相反他们的成长限于模仿,缺乏对自我的认识,等真正到了成人年龄,反而往往不会独立思考和应对生活。

    是谁造就了“小大人”

    家长为孩子“量身定做”

    “多和班主任搞好关系,对将来“小升初’有好处。”这是许多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现在,不少学生演讲、竞赛中都需要考查综合能力,为了取得好成绩,一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量体裁衣”,强化训练。在这种“量身定做”中尝到“甜头”的孩子,很容易把打着成人印记的表达方式“学到家”。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察颜观色”,根源恰恰在于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表现。

    现在的家长只是一味地问孩子书看到哪了,考得怎么,只关心学习,时间一长,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父母对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学习,我只要说学习的事,父母就感兴趣。时间一长他们就学会了揣摩父母心思,学会了迎合。

    外界因素刺激影响:一些学校孩子的家庭物质条件较好,父母大多事业有成,孩子从小接触大人之间的社会行为较多。另外,电视、电影、广告、网络都会对孩子形成强大的冲击力,无形中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之间交流的时间非常少,接触的群体都是大人,造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缺失。孩子们好奇心极强,而成人世界往往对年幼的儿童最具吸引力,不知不觉地他们就会效仿。

    当然,也有些孩子生活在不如意的家庭中,如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家庭贫困等,这样的家庭走出的孩子不得不压抑天性,在压抑过程中,他们渐渐变成了“小大人”。


    家长如何引导“小大人”

    建议一:区分对待“模仿秀”

    孩子的成人化,有些是无伤大雅的,有些则是令人担忧的。比如,现在孩子都爱唱周杰伦的歌,孩子唱来朗朗上口,歌词引用古典诗词,并无不妥。

    古时候孩子就要背诵《诗经》,风雅颂里有许多涉及到爱情的诗篇。只要它们宣扬的是健康的爱情观,哪怕带有成年人的色彩,孩子接触到了也不可怕。小孩子唱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并不会把小孩带坏。

    现在,孩子有时也会用一些大人的词汇。管姐姐们叫“美女”,管哥哥们叫“帅哥”。电视里、大街上的人讲话都用这些词汇,小孩子模仿能力强,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马上就学会什么。学唱歌、讲流行词汇,都不过是表面上的模仿大人,问题不大。电视里有些童星,不仅说话用的词语跟大人一模一样,而且他们的语气、语调也在模仿成年人。更可怕的是他们说话的内容也很成人化,一句话“不仅……而且……但是……”一板一眼,少年老成。“这种‘小大人’失去了孩子独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刻意去模仿大人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令人担忧的。”


    建议二:鼓励孩子与同龄人玩耍

    “什么样的季节开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儿童过早“成人化”,这一现象分开来看更恰当。现在的孩子虽然身体发育比较早,但个性上其实是晚熟的。他们的审美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意识都成熟得很早,但是抗挫折能力、个性的发展并不成熟。这经常会造成他们更注重表面的东西,更容易产生拜金、追求物质享受等行为。


    当然,孩子的行为大多数是一次性的,还没有形成行为习惯。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地制止,但也不能觉得他们说大人话就认为孩子聪明,夸奖他们,这样反而会助长“小大人”继续说成人话。对于有些不适合小孩说的话,应先不予理睬并淡化。孩子觉得引不起别人注意就会慢慢地不再说了。


    建议: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要知道孩子想些什么,真正需要什么,要知道他(她)今天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生气。其次,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家长不管多忙,都要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耍,哪怕是下下棋,听孩子说说学校里班级里的事情,家长要学会倾听。另外,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有伴交往的环境,还孩子一个烂漫无邪的纯真氛围。试想,与TA玩的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的,受这些孩子的影响,TA自己也会被感染和同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