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是否会有副作用?

能力培养9-12岁

孩子8岁时每周都想去附近的游乐场玩,因为太贵,只是偶尔才会带孩子去。今年9岁了,想带他去他却不感兴趣了,这算不算延迟满足的副作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是否会有副作用?

匿名 提问于 2016/07/28 09:36

收藏问题

专家回答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7/28 09:39回答了该问题

    不恰当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的危害

    1、会阻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有的妈妈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放任不管,心想:只要我不去回应孩子,孩子就会知道哭闹是没用的,慢慢的,他就不会再把哭闹当武器了。可孰不知这样会使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长大后不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始终有距离感,甚至会影响人际交往。

    2、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父母不恰当地使用延迟满足,还会让孩子时刻处于一种焦虑、担心、困惑、不确定的情境中。内心诚

    惶诚恐,必然会使得孩子与父母很难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内在的情感联结不够紧密,外在的形式上的分离焦虑就会越严重,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情会使孩子离开父母时担心自己是否被抛弃了、是不是父母不要自己了、再也见不到了。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会使孩子容易形成拖延的习惯

    小孩子在饥饿的时候,会先分泌胃液,然后寻找吃的,找不到才会哭闹引来妈妈的关注,以期得到食物。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发展,所以潜意识中会认为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食物的。如果这时,妈妈经常不给予孩子及时的生理满足,孩子哭闹半天等不来食物,那他就会学会让自己的生理反应推迟,先通过哭闹来获得关注,然后再慢慢分泌胃液,消化食物。一旦孩子的身体在生理上学会了拖延,那么孩子在潜意识心理上也会形成这样拖延的习惯,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拖延了。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我不需要做出及时的准备,即使准备了也不会得到及时的回应,所以,在行动上就会拖延到最后时刻才做好准备。

    4、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建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孩子在6岁之前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等情绪体验密切相关。如果父母对孩子使用不恰当的延迟满足,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对其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就会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不利。

    所以,父母们,请不要把你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用到孩子的身上,毕竟,你只能看到实验结果,对于过程,大多数人也不过是一知半解罢了。也许你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也许你看似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背后隐藏着对孩子严重的误伤。所谓,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细致的浇灌。用正确恰当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一生成长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