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岁了,现在做什么事情都爱和我们讨价还价。吃饭让他吃一碗,他要吃半碗;弹琴要弹10遍,他要弹3遍……这是为什么呢,应该怎么应对爱和家长讨价还价的孩子?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孩子生日当天收到一大盒糖果的礼物,妈始平时对孩子吃糖控制的很严格,但对于特殊的礼物妈妈知道必得放宽规定,于是找来儿子商量一天吃几颗糖果比较恰当。五岁多的小男孩想了想,开口说:“我一天吃三颗就好了”,妈妈马上回应:那你一天吃两颗好了。儿子没再说什麽就接受了妈妈的规定,因此妈妈觉得这是一次圆满的互动。
事实上,孩子提出一天吃三颗已经自律甚严,但即使孩子的要求合理,许多父母仍然习惯和孩子讨价还价,最终虽然顺了父母的意,却让孩子产生“何事情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自我概念,而且孩子也然觉得自己做的决定永远不够好,无法增长孩子的信心。试想一下,“如果儿子说一天两颗就好,妈妈会不会说一天吃一颗好了;如果孩子说只要一颗就好,妈妈要不要考虑乾脆叫他不要吃好了?”所以说孩子的讨价还价行为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从以下三点着手,愿意抛开面子、放下身段,做个不讨价还价的父母,就能从亲子互动中看到自己的盲点、逐渐成为更成熟的爸妈。
1、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这个范围内,父母不只应该痛快的答应,更要为孩子的自我节制喝采;
2、如果孩子的要求超过合理的范围,就需要说明底线在哪裡,并且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3、如果孩子的要求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规范并不合理,那麽,就清楚的告诉孩子修正的理由。凡此种种都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讲道理、重民主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