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恋似乎是一个大家谈之则色变的话题,反对早恋的家长在中国可谓是绝大多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家长普遍反对孩子早恋呢?
恋就是恋了,爱就是爱了,无所谓早晚,所谓的早恋,这是一些成人对他们眼中孩子恋爱行为的定义,包含着不认可的态度。
爱情是美好的、神圣的,她浪漫而又现实,重精神轻物质但又不能离开物质。幸福长久的爱情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中学时期也许你认为遇到了合适的人,但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合适,因为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中学生谈恋爱显然不合时宜,更不会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同,而得不到认同和祝福的爱情注定不会开出甜蜜的花朵。
合格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这种关心不是只针对学习和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比那些生活在夫妻和谐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谈恋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出现问题,首先要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要冷静地想想: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你在给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精神关怀了吗?
作为学校,对学生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对学生的恋爱,不能一味通过“严酷”的制度去堵,去杀。你不让男女生同桌这很简单,可以做得到,但是你不让男女生单独说话他们就一定不说话了吗?现在人和人之间说话的方式除了面谈还有很多很多,无须一一例举,地球人都知道。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而不堵,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这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校园爱情的发生。堵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时间一长,堵住的“洪水”可能会冲破并不坚固的“堤坝”,后果会更加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