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营养
孟母健康于2016/05/12 17:16回答了该问题
夏天是个顽皮的宝宝,给我们带来明媚的心情,也带来一大堆麻烦事儿,各种飞来飞去的“吸血鬼”无时无刻不想叮咬宝宝嫩嫩的皮肤。 所以辣妈们,做好防蚊的功课太重要了有木有!防蚊虫叮咬的N个办法: A、家中挂纱窗、纱门、蚊帐 宝宝的皮肤及呼吸系统非常柔嫩,吸收能力强,新陈代谢快,在家里,对宝宝而言最安全有效、没有副作用的物理防蚊办法,就是装好纱窗、...
孟母健康于2016/05/12 17:15回答了该问题
炎炎夏日将至,伴随着气温的逐日爬升,小宝宝身上的衣服也逐件减少。那么,该如何给宝宝穿衣呢?下面就跟着小孟一起来看看吧! 立夏来临,四季的脚步正式踏入夏天。作为一年四季最炎热的季节,夏天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总是与阳光、沙滩、汗水和滚烫的柏油马路挂钩。而对于妈妈们来讲,最担心的就是宝宝穿多了衣服满身汗,又或是穿少了衣服着凉感冒。那么问题就来了,宝宝们夏...
孟母健康于2016/05/12 17:13回答了该问题
有的宝宝在高热时,会出现眼镜上翻、四肢抽搐的情况,辣妈们一定是吓坏了咯,其实大多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小的时候也出现过发热抽搐的情形,就必须注意孩子高烧时候可能也会出现惊厥。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以后发热时候要注重控制体温,最好是保存体温不要超过38℃,如果超过38℃,应该立即给予退烧药,并辅助物理降温,如...
孟母健康于2016/05/12 17:08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情况下,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在因素: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的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2,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3,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婴儿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医师治...
孟母营养于2016/05/12 17:04回答了该问题
在鼻腔前面的鼻黏膜很脆弱,血管破了就会流很多血,看了很可怕,那有可能是小朋友觉得鼻子痒就去揉去抠,造成流鼻血,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是因为常常去抠鼻子造成鼻黏膜受伤,可以在睡觉前用小棉花棒沾点凡士林涂抹在鼻中隔两边,让组织有修复的机会。如果有流血不止、反复发生,或是有其他的不舒服症状,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陈妍妈妈于2016/05/12 11:33回答了该问题
亲爱的,先不要着急。第一,不知道你现在的宝宝多大。一般月子里奶水是不会太多,因为宝宝本身的需求量也比较少。第二,刚开始并不建议喝猪蹄汤,生产的第一周以高营养高蛋白为主,不建议太荤太油腻的汤。第三,喂奶粉前先吸妈妈奶,本身没有错,理论上不会增加宝宝的过敏。先不必过于自责。因为妈妈的情绪也影响着奶水的”产量“你越焦虑,奶水可能就越下不来。第四,其实宝宝...
狼牙鹏妈于2016/05/11 17:15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判断是不是真正的便秘。便秘指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的现象。如果婴儿所排大便不干,即使间隔几天排便一次,没有明显不适,就无需担心。这种情况不属于便秘,应该是我们常说的“攒肚”。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出现便秘的机会相对多。要注意调制奶粉时,不要过稠。一定量的水中(比如30毫升水)加一平勺奶粉。再有,对于便秘,可以添加益生菌制剂,甚至添加纤维素制剂。益生菌作为...
狼牙鹏妈于2016/05/11 17:14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但断奶需慢慢来 ,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我们知道:婴儿的味觉是很敏锐而且对饮食是非常挑剔的,尤其是习惯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常常拒绝其它奶类的诱惑。因此,宝宝的断奶,应尽可能...
孟母心理于2016/05/11 09:21回答了该问题
我们观念上的进步,主要来自于2点,一个外部知识的吸收,一个是自身的净化。1. 网络的发达,让我们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育儿观,西方的育儿观,崇尚的是自由和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和发展。这个本质上,跟国内传统育儿观“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 大相径庭。这些外部知识的吸收,加速了家长观念上的进步。2. 80后90后的这一代,很多都是“被这样”培养过来的,但是不代表我们...
孟母健康于2016/05/10 16:38回答了该问题
防蚊虫叮咬的N个办法: A、家中挂纱窗、纱门、蚊帐 宝宝的皮肤及呼吸系统非常柔嫩,吸收能力强,新陈代谢快,在家里,对宝宝而言最安全有效、没有副作用的物理防蚊办法,就是装好纱窗、纱门,宝宝睡觉时,给他的小床配上透气性良好的蚊帐,给宝宝制造一个屏障,把蚊子统统挡在外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定期清洗纱窗、纱门和蚊帐。 B、蚊虫多的地方别带宝宝去&nb...
孟母健康于2016/05/10 16:33回答了该问题
不要抓挠千万不要让孩子抓破皮疹,以防止感染化脓,保持宝宝的皮肤和手脚干净。护理口腔让宝宝用温水漱口,在吃饭前后用温水或者生理盐水漱口。饮食护理多吃些清淡、性质温和的饭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口腔疼痛。科学预防最用效饮食卫生一定要给宝宝养成一个良好而卫生的饮食习惯,在饭前饭后要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少去人多的地方在流感比较严重的时候,最好不要...
孟母健康于2016/05/09 17:57回答了该问题
1. 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2.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3. 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把 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4. 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5. 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 玩耍;6. 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7. 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8. 给孩子佩带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
狼牙鹏妈于2016/05/05 16:29回答了该问题
据了解,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异物的类型也是千奇百怪,发卡、项链、指甲钳、硬币,电池什么都有。不要滥用催吐药有些爸爸妈妈会用催吐药,试图让宝宝把异物吐出来,但催吐不当,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严重时可能发生窒息,短时间内直接导致宝宝死亡。不要随便使用导泻药。有些爸爸妈妈觉得既然吐不出来,那么可以让宝宝“拉出来”,所以会给宝宝使用导泻...
狼牙鹏妈于2016/05/05 16:18回答了该问题
很多妈妈发现,小宝宝常常会打呃。看着宝宝一顿一顿的样子,妈妈不由得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宝宝打呃会不会很难受?首先请妈妈放心的是,宝宝打呃不是病。宝宝的膈肌发育不完善,一旦某些原因导致膈肌或与膈肌相邻的胸腹部受剌激,脊髓的打呃中枢就会被牵动,导致宝宝打呃,而且不能控制。其次请妈妈放心的是,宝宝打呃也不像大人想象的那样难受。宝宝打呃多为自限性,打...
陈妍妈妈于2016/05/05 16:11回答了该问题
推荐给还没生孩子的一个预防性措施:关于手机:1.怀孕期间准备一个新的手机号,这个号码可以考虑给未来的孩子使用,放到一个老的非智能手机中; 2.在产检等填写信息的时候,全部填写这个号码;3.在有可能等待医院通知的情况下,将此手机开机等待。关于地址:1.填写联系地址的时候,请填写单位地址,不要填家庭地址;2.网购孩子物品,最好邮寄到单位,不行的话,也记住不要透露...
孟母健康于2016/05/04 16:17回答了该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给婴儿的脚穿上任何东西,直到他们在户外行走时。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脚保持冷热的状况恰和手一样,这对他们没什么妨碍。换句话说,在第1年没有必要穿毛线鞋,或者软鞋,除非房子或地板异常冷。婴儿会站立和走之后,当条件合适时,让婴儿在大部分时间里赤脚是有脚益处的。起初婴儿脚弓是比较扁平的。通过用双脚有力地站立和行走,婴儿的脚就逐渐形成...
孟母健康于2016/05/04 10:31回答了该问题
世卫组织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应当一直呆在阴凉处避免日晒的。在10-2点之间要避免阳光的直射。宝宝会爬以后,可以户外玩耍啦,尽量待在阴凉里,如果无法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建议戴宽沿帽子、戴太阳镜,还有在出门半小时前喷防晒喷雾。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在夏天进行户外活动,家长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避免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下。户外活动应限制时长。2、涂抹儿童专用的防晒霜,对皮肤...
孟母健康于2016/05/04 10:26回答了该问题
在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里,婴儿要是不吃盐就没有力气,因此很多隔代抚养的宝宝都会很早就开始吃盐,但是这样是不对的,过早吃盐会破坏宝宝饿味蕾,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是1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应额外加盐的,应吃天然食物。家长之所以想给孩子加盐,是因为“妈妈觉得我吃得太淡”。这个妈妈觉得其实是家长的主观认为。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即钠离子和氯...
孟母健康于2016/05/04 09:40回答了该问题
宝宝在新生儿阶段,晚上睡眠的时候有些父母总是会开着灯让宝宝睡觉,是为了晚上照顾宝宝的时候方便一些,宝宝一有哭闹就可以及时的安慰,找宝宝物品也好找。但,父母的这一举动对宝宝的影响可以说大到我们没办法想象,据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开灯睡觉易早熟,同时会导致宝宝长不高。宝宝开灯睡觉的坏处:1、开灯睡觉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破坏了白天黑夜的自然规律,宝宝会没有夜...
孟母健康于2016/05/03 15:55回答了该问题
据了解,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异物的类型也是千奇百怪,发卡、项链、指甲钳、硬币,电池什么都有。发现孩子吞下异物之后,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最好是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交给医生处理,家长不要擅自处理,以免因为错误的方法导致孩子受到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不要滥用催吐药有些爸爸妈妈会用催吐药,试图让宝宝把异物吐出来,但催吐不当,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