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首页> 热门问题
能力培养3-6岁6-9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1 18:12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来讲,孩子3岁以前就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性别意识不是恒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你给一个男孩子戴一个假发穿一条裙子,然后告诉他:你是女孩子!他可能真的会把自己当女孩子。所以,实际上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才会慢慢将男性女性的区别标签化、形象化,知道男孩是怎样的,女孩又是怎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家长们就可以给孩子灌输正...显示全部
行为习惯3-6岁6-9岁
陈妍妈妈于2016/06/27 10:47回答了该问题
小孩在自己家不爱好好吃饭,到了别人家做客却吃得很好,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新鲜感。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环境、氛围、饮食结构、甚至口味,都与日常在家感受到的完全不同。这对于喜欢新奇感的小孩儿来说,都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种新鲜的感觉,就会刺激小孩的食欲。其次,是3岁左右的小孩,就有了维护自己公众形象的意识。做客时,主人一般都会夸奖做客的小孩,漂...显示全部
性格情绪1-3岁3-6岁
陈妍妈妈于2016/05/05 16:29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天生会嫉妒吗?当然不会,嫉妒心理完全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尊心也逐渐增强,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尊心过强,就会引起唯我独大、追求虚荣的心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卑的人,看到周围人比自己更好时候,就会产生自我否定,导致对别人的嫉恨。所以,自尊心过强或者自信心缺失,都容易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如何将孩子的嫉妒心控制在一定的...显示全部
阅读
孟母教育于2016/04/29 16:26回答了该问题
即使家中可以提供给孩子足够量的图书,带孩子去图书馆依然有不可替代的益处,如果本地有更专业点的绘本馆那是最好咯。1)首先,当孩子在图书馆或绘本馆的大量图书中,看到自己在家阅读过的图书时,那种“这个我家有,这个我看过!”的自豪感和喜悦感,会极大地提升孩子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这些环境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读书的氛围,孩子会深刻体会到知识的神奇,从而对读书产生好...显示全部
胎儿发育孕期
孟母健康于2016/05/04 10:04回答了该问题
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位父母的心愿,所以只要孩子健康,就是整个家庭的幸福。四维彩超的清晰度很高,完全可以看出胎儿性别,但是现在我国法律已经明令禁止对胎儿性别进行鉴定,因此如果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就是违法行为。1、孕囊大小看胎儿性别有传言说,如果孕囊大小的长和宽的相差在一倍以上,那么男宝宝可能性大。长和宽相等,或者相差不大的话,很可能是个女宝宝。有妈妈回...显示全部
学童心理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4 17:09回答了该问题
父母关注的点和孩子关注的点不一样,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不去幼儿园,而孩子却是在向父母求助:他被同伴拒绝了,说明他正被一个人际交往问题所困扰。父母当下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恰当引导。我的建议做法是:首先给予孩子共情,问“宝贝,好朋友跟别人玩不跟你玩,你有些伤心是不是?”及时关注和回应她的情绪。因为小伙伴不跟自己玩了,孩子很可能会因此怀疑自己...显示全部
U12家庭教育于2016/09/27 10:08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幼儿园高端的体现是因为有黑人外教吗?他们的资质吗?还仅仅因为自己是外国人。其次,如果有资质也懂得教育的外教,是为自己化解这样的尴尬。再次,小朋友对于不熟悉,陌生的人产生恐惧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环境和对方都让自己感觉安全之后,会慢慢改变原来不好的印象。最后,如果一定想帮忙,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关于国外的动画片会绘本,告诉孩子肤色不同的外国人具体跟...显示全部
心理健康孕期
陈妍妈妈于2016/06/22 17:43回答了该问题
这很正常,直到现在我看到我娃,还有种,“这就是我孩子吗?”的不真实感。陌生是因为他是你生命个体之外的另一个生命,陌生是应该的,虽然他在你肚子里呆了好几个月,但他怎么样的,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根本一无所知。害怕是因为你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这样一个柔弱无力的小宝宝,他需要依赖着你才能活下去,一下子你就会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再也不能那么无拘无束了。接下来...显示全部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24 10:14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而言,当孩子出现打闹等行为,父母介入时一定要公平对待,对事不对人。父母要做的是孩子问题的调解者而非参与者,要理智并客观地解决问题。首先是分开争执打闹中的孩子,检查孩子的身体,看孩子是否受伤,这样做是作为监护人第一首要做的事。父母这样做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向孩子展示“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教给孩子即使是在玩耍时也要注意自身和对方的安全。孩子受了伤,父...显示全部
能力培养6-9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23 15:42回答了该问题
1.三明治沟通法:肯定+问题+肯定。例如,“爸爸也很开心你能拿第一(肯定),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不过,你知道,琪琪跟你只半分之差,还有涛涛跟你相差10分。其实他们也很努力。(问题,帮助孩子认清现实)你要继续保持努力的心态,加油!(肯定)”2.注意让孩子自己分析,总结第一步,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平时的坚持。让孩子自己说说为什么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呢?大部分孩...显示全部
能力培养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29 17:08回答了该问题
对于幼儿园甚至更小的孩子,父母的依据可能是孩子3、4岁了还不大会数数;人家孩子已经会背好多首古诗了,可是自己的孩子却一首古诗也背不出来;同上英语早教班的小朋友已经能用英语打招呼了,可是自己的孩子英语字母还记不全……和别的孩子的对比让父母被焦虑包围:我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都符合同一成长曲线。我们都说孩子成长是马拉松...显示全部
亲子关系3-6岁6-9岁
陈妍妈妈于2016/07/29 11:15回答了该问题
个人认为,父母哪怕再忙,每天至少要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陪孩子,或是早上或是晚上。但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常年不在家,或是经常要出差的那种家庭,每天陪孩子可能做不到。陪伴孩子其实不讲究时长,而讲究质量。很多家庭的父母明明有时间,也只是在刷手机,或者应付孩子很心不在焉,那样无论你陪伴孩子多长时间算不得称值的父母。题主问说,陪多久才算对得起他们。感觉...显示全部
家庭教育3-6岁
U12家庭教育于2016/09/26 09:14回答了该问题
性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反应,早在胎儿期就已存在。儿童时期还没有达到性成熟的阶段,不可能产生成年人那样的性意识。儿童间的相互亲吻、互相观看甚至抚弄外生殖器等游戏,与他们抱娃娃、玩手枪一样,根本不存在道德问题。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迫切需要父母正确的性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为性意识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成年...显示全部
亲子关系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8/18 18:39回答了该问题
1.“盘问”孩子前,先让孩子喘口气 和我们工作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中一样,孩子上一天的幼儿园也很辛苦。所以,不要在孩子刚进家门时,就问东问西。先给他喝口水,吃点小点心,让他从一天的紧张中放松下来之后,再考虑问问他在幼儿园的活动和感受。2.拒绝泛泛的问题如果有人问你“今天过得怎样?”,你是不是也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孩子更是如此。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应该...显示全部
行为习惯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8 09:57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为了交朋友,把吃的分给小伙伴,这是孩子get到的社交技巧。家长见了,为此着急,是因为担心孩子被占便宜,讨好他人,甚至被欺负,担心孩子社交地位处于劣势。这是家长在自己的社交圈的困扰和担心,家长把自己的困扰当成了孩子的困扰。这用心理学角度分析,家长这种行为被称为“投射”。这就像一个走路很长时间的人,又累又饿,他对另一个人说:你一定也饿了,咱们走了那么...显示全部
能力培养1-3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4 17:07回答了该问题
1、从小养成喝完奶就喝水的习惯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喂一些开水,你可以在给宝宝每次喝完奶之后,再用奶瓶给宝宝喂水,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养成喝奶后喝水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坚持去做可以让宝宝的口腔更干净。2、尽早送一把牙刷给宝宝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后就送他一把牙刷。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婴儿用的牙刷,有一种是大人可以套在手...显示全部
家庭教育
U12家庭教育于2016/10/14 14:24回答了该问题
一是对自己的孩子要求高;再加上又是最亲近的人,我们对最亲近的人最容易暴露最真实的自己,就像有时孩子不会给亲戚耍赖但会跟爸妈无理取闹,也是因为孩子能全然的面对父母,因为亲近才会这样。我们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无论ta是怎么样的,当你能够全然的接纳孩子,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二是因为那是别人家的孩子,觉得不好意思指教,有时也为了面子不敢说的太多,避免大人之...显示全部
胎教孕期0-1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0 09:22回答了该问题
小朋友左手按纸,右手作画存在困难。所以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这也是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白白净净的墙被孩子涂的色彩斑斓,很让人头疼,只能重新粉刷,但从环保和成本上来看,这个方法又是不实用的。1、未雨绸缪,装修之前就选择抗污耐擦洗的墙面漆,给宝贝准备水性画笔,即使墙面沾上污渍也能轻松抹掉。装修选涂料一定要重视,环保、防污、抗菌、耐擦洗缺一不可。2、...显示全部
亲子关系0-1岁1-3岁3-6岁6-9岁
陈妍妈妈于2016/07/22 10:28回答了该问题
很多人养自己的宝贝就像养小猫小狗一样,给吃给穿,要啥给啥就行了,不讲方式方法,也不管要求是不是合理?还觉得孩子要啥给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爱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片面的,家长要做到不要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缺爱,但绝非溺爱。溺爱恰恰是父母不愿花心思与孩子相处的一种逃避手段,用物质来代替情感,其结果往往跟父母预期的相反。任性、自私等等心理问题会逐渐萌...显示全部
孕期 0-1岁 1-3岁 3-6岁 6-9岁 9-12岁
行为习惯 性格情绪 能力培养 亲子关系 其他
备孕 胎教 胎儿发育 孕期安全 孕期饮食 孕期健康 分娩知识 妈妈健康 心理健康
饮食营养 保健护理 疾病疫苗 安全 其他
阅读 其他
音乐 舞蹈 美术 其他
入学准备 择校讨论 幼升小 小升初 家庭教育 兴趣培养 学童学习 学童心理 身体发育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