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首页> 热门问题
亲子关系
U12家庭教育于2016/10/10 10:15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你到底是想解决重男轻女的偏见呢?还是想解决婆婆不给带孩子的家庭矛盾。如果是偏见是不可能改变得了的,做晚辈的要首先自我调整。用时间和努力为自己加分。生二胎会加重一个家庭的负担,且抱着生儿子的心态去的,对女儿和对二宝都不负责任。如果是因为婆婆不给你带孩子,那再生个二胎也不见得会给你带,还是多想想怎么兼顾家庭和赚钱的矛盾,毕竟孩子是...显示全部
能力培养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6/14 10:18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来说,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智力发育不全。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但是,不可否认,智力虽然受遗传影响,而后天的环境对智力也有极大的影响。即后天教育、训练以及营养等起...显示全部
U12儿童阅读于2016/11/09 17:39回答了该问题
不太建议购买二手绘本。第一、不清楚别家孩子是不是阅读时携带细菌,从购买、阅读、摆放到出售的过程中经历时间较长,且没有消毒,有卫生隐患。第二、不清楚购买书籍的品相状况,绘本是否有污渍、破损、涂写,阅读体验会不会受影响。第三、不清楚是否盗版书籍,最好了解清楚对方转让的原因,实体看书较好,最好是从熟悉的家长那里购入。第四、如果经费有限的话,其实除了购买二...显示全部
胎教孕期
孟母心理于2016/05/11 09:36回答了该问题
胎教绝对不是伪科学。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个例已经证明胎教的重要性,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代。而近代国内外的各路专家学者也拿出了众多有种的实证。但胎教也不是说就一定能培养天才儿童,孩子的智力和体质是遗传于父母。胎教只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步,在子宫内有利的生长环境,舒适愉悦的心情能帮助孩子身心更好的发展。...显示全部
保健护理0-1岁
狼牙鹏妈于2016/06/17 15:58回答了该问题
小婴儿在没有睁眼的情况下 分辨力是很差的 ,主要的一点是通过奶流量的大小分辨的,奶瓶的奶流量大了,奶头奶流量小了 就会引起他的不适应,小宝宝适应了一种方式就需要慢慢的去引导才能改变的。显示全部
疾病疫苗
狼牙鹏妈于2016/09/30 10:10回答了该问题
儿童龋齿主要来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建议每餐的吃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如果养成吃饭过久,容易造成牙细菌的繁殖,增加患龋齿的机会。还有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有关专家指出,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孩子,这也是孩子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这些有害的行为如下:给孩子用奶瓶喂奶时,父母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孩子,于是先就着奶嘴...显示全部
狼牙鹏妈于2016/10/28 09:42回答了该问题
这位家长您好,根据医生的建议输液情况,您家孩子情况应该比较严重(因您此处并没描述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只能这么认为。若是正规医院医生这么说,那我想肯定是有道理的,不妨先输液几天看看;若是乡村医生开方输液,建议您带孩子去正规医院重新检查。对于输液,我有以下几点要强调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一旦宝宝生病了,家长更容易方寸大乱,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可以理解。甚至...显示全部
能力培养0-1岁
狼牙鹏妈于2016/06/07 11:09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婴儿能够自如翻身就有了学爬的机会,开始他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转及向后退,此时家长可有意识地教婴儿练习爬。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爬行的场地,如一个大的床或地板,铺上席子、毯子或泡沫地板垫,要平整干净,若是用床则不能太软。将宝宝俯卧在床上,妈妈在宝宝前面摆弄会叫或会响的玩具如小鸭子、小熊打鼓等,吸引他的注意,并不停地说:“宝宝,小鸭子叫...显示全部
孕期健康孕期
孟母健康于2016/09/20 14:34回答了该问题
1、6个月以后的奶水不是没有营养了,而是没有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所以孩子从6个月后开始有的就会感冒。但6个月以后的母乳同样有营养,母乳的营养价值还是没有任何食物可以替代的,只是宝宝的成长需要逐渐接受其他食物,所以慢慢的,宝宝会从吃糊状食物到块状食物,再到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一般到2岁左右。而母乳也从原来的主食逐渐变成辅食到最后只...显示全部
行为习惯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6/21 11:04回答了该问题
先要想法安抚好孩子,转移注意力,告诉她只是意外,不要害怕,让她从事件影像中走出类,多给孩子些拥抱,让她找到安全感,等情况好些,可告诉她要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常识。显示全部
家庭教育
U12家庭教育于2016/10/10 10:09回答了该问题
“还只是个孩子”,“还小呢”,“长大了就好了”,当熊孩子“作”起来,家长常常这么安慰自己。这是在让自己顺气,用从心理防御角度来看,叫做“合理化”。这么一说,自己就不气了;这么一说,好像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绝大部分时间,家长只是在骗自己。熊孩子不治,他就会蹬鼻子上脸。有家长说了,你们育儿专家,儿童心理咨询师不是这样说得啊。你们经常灌输:“孩子是天使...显示全部
狼牙鹏妈于2016/06/17 16:03回答了该问题
应该是分为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心理原因来说,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认为吃手是宝宝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宝宝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最强烈,普遍缺乏安全感。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 态时,会用吃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生理原因来说,婴儿逐渐进...显示全部
备孕孕期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7/12 10:03回答了该问题
个人建议如果经济条件不好,还是不要生,大人以后活着好累,孩子也跟着受苦。如果自己年轻,家庭经济条件也宽裕,教育理念也跟的上,完全可以生,不用拿没钱不生找借口。如果已经生了,那就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无论几个孩子都好好教育,让他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现在不要考虑自己老了会不会有人养,老了两个孩子也不一定孝顺,不如攒下钱,自己靠自己来的实在。...显示全部
饮食营养
狼牙鹏妈于2016/09/28 09:51回答了该问题
牛油果是一种水果,但是真不能当水果吃,否则会胖死的,这是因为虽然牛油果的确营养丰富,比如富含钾、膳食纤维,它的油脂也是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当作其他油脂的替代品倒是蛮健康的。 牛油果吃法推荐 牛油果除了直接吃,也可入菜,咸甜皆宜,食用方法多样。食用上以牛油果...显示全部
择校讨论1-3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6/14 10:11回答了该问题
有句话说,“一开始给孩子选好幼儿园,三年不用操心。”确实有道理,我比较赞同。关键一个词就是“慎重”。对于家有孩子两岁多快三岁了,父母大都开始着急了。有的地方甚至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开始到各幼儿园报名占名额了。不过,在我看来,选择幼儿园有技巧,不仅注重外在表现,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才行。下面我就整理了一些父母的经验,分享给你:1.选择幼儿园从正确认识幼儿...显示全部
妈妈健康孕期
孟母健康于2016/08/29 17:39回答了该问题
女性时刻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哺乳期的妈妈们也不例外。那么,在哺乳期怎么才能更好地减肥又保证孩子的营养呢?首先,要控制好减肥的时间。哺乳期的妈妈减肥时间最好是在产后40天左右进行,此时身体已经基本恢复,这个减肥过程可能要持续到10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减肥过程不宜太快。其次适当做些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做做瑜伽,跑跑步,早晚出去散散步,做些简单的家务活等,避免...显示全部
U12儿童健康于2016/11/15 11:03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家长检查下孩子脸有没受伤,如果没异常,可以引导孩子,老师拍脸是喜欢他,他若不喜欢,可以躲开,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对老师说,老师不要拍脸,给我小红花吧。另外,家长去接孩子时,可以和老师交流,可以对老师说,孩子喜欢让老师把小红花贴在额头上,但不喜欢人家摸他,这样提一下就可以了。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老师质疑,不然会更让孩子不安。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显示全部
孟母健康于2016/05/18 11:31回答了该问题
不同年龄层适用不同的喂药技巧1、婴儿期(0~1岁):吃药时应把宝宝抱在怀里采半坐仰角45度以上姿势,利用滴管或喂药器自嘴角沿着舌头侧边滴注药物,喂药过程宜缓慢且用温柔的声调与其互动,避免惊吓。若是从嘴角流出,可喂完少量药物,轻触其脸颊或下巴或使用奶嘴使其有吞咽的动作,帮助宝宝把药物吃下。2、幼儿期(1~3岁):此阶段幼儿似懂非懂,因此可利用安抚及诱导方式。...显示全部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3 15:59回答了该问题
不会。孩子教育的好不好,跟老人参不参与没有直接的关系。最主要的责任是你自己的安排和处理。就像一个单位的领导,每个人在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你自己安排不好,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到头来做不好项目还怪罪员工,是没有道理的。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一定要占主导地位。...显示全部
保健护理1-3岁3-6岁6-9岁
狼牙鹏妈于2016/07/01 15:04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学习刷牙的阶段,最好不要用电动的牙刷,买常见的儿童牙刷给孩子使用就可以了,让孩子逐渐学会独立的生活习惯。儿童电动牙刷卡通造型吸引儿童,电动使用能让宝宝产生兴趣,而且比普通手动牙刷能多清除38%的牙菌斑,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好好刷牙,养成刷牙的好习惯,为孩子选择了儿童电动牙刷。但是如果电动牙刷质量不过关,再加上不正确的姿势,非但起不了口腔保健作用,还...显示全部
孕期 0-1岁 1-3岁 3-6岁 6-9岁 9-12岁
行为习惯 性格情绪 能力培养 亲子关系 其他
备孕 胎教 胎儿发育 孕期安全 孕期饮食 孕期健康 分娩知识 妈妈健康 心理健康
饮食营养 保健护理 疾病疫苗 安全 其他
阅读 其他
音乐 舞蹈 美术 其他
入学准备 择校讨论 幼升小 小升初 家庭教育 兴趣培养 学童学习 学童心理 身体发育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