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没有学习能力,我要让他再上一年学前班吗?

    看似简单的小学生活很容易融入和适应,可是大量的先备技能仅是孩子进入小学的门槛,它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现对一些关键性的能力做一下描述,家长可做一个参考。

    1、个人能力

    A、 学习能力是学业能力的先备能力,对于一个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课间与同学之间的互动,都需要充足的先备技能比如:听者技能、命名、对功特类的听者反应、对话技能、社交、游戏、语言结构等以及较高级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新技能的速度、保持的时间,能否泛化等,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对接不上教室环境的话,他就无法在其中自主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有价值的教育时间和学习机会就会失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B、 学业能力,包括孩子的书写、阅读、数学等能力,但是这三个能力又需要大量的前备技能,比如书写会涉及到小肌肉的基础能力(手眼协调、双手协调、双手配合运用、手指灵活性、手部力度)以及精细操作技巧(执笔写画、使用文具等),只有大量的练习和反复泛化才能习得的技能都是在入小学前应该已经具备的。



    2、自我管理

    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集体环境下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是最难的,由于大部分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感知觉异常和技能的缺失,对环境的不适、对学业的畏难以及无法准确的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一系列的困境使得孤独症孩子会产生较多的行为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开发出相应的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教师的对孩子教学控制又没有做出来的话,那么不用开展课程,就会令教室环境充满了硝烟,不愉快的环境不但会加剧教室矛盾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3、 集体技能

    这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比如安坐、轮候、排队、独立完成任务、参照模仿、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等是否都能够做到,如果有困难的话,再加上教室里没有与能力相匹配的支持资源的话,那么孩子在这样的集体环境里生活,会无所适从、焦虑,如果不及时做相应的调整和排解的话有可能引发孩子的问题行为。


    4、自理能力

    孩子离开家长进入集体环境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独立照顾自己的问题,基础的比如如厕、洗手、进餐、穿衣、擤鼻涕等,较高级一些的比如收拾书包和文具、整理课桌等这些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是否孩子都已经掌握。


    以上的四条仅是最基本的技能,因为孤独症孩子社交沟通的特质已经就是他们进入集体环境的屏障,如果再把孩子赤手空拳的投放到教室规则和教学任务比较严密的环境里去,效果可想而知,无论培智学校,还是普通学校,衡量的指标永远是孩子愿意去,除了家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如鱼得水的空间。


    2016/11/16 15:16

  • 孩子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对方不给,应该怎么劝自己孩子呢?

    小孩子常常要别人的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弄得父母很难堪,常常骂孩子没出息。 其实,孩子要别人的东西和有没有出息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孩要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同样的东西也总是觉得别人的好。这主要是孩子缺乏知识经验而好奇心又特别强所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知识范围扩大,这种现象就消失了。但是父母决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等待孩子的自然过度和消失,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办法。放任自流和管 得过严都会使孩子形成对别人所有物的占有欲,看见别人有什么东西部想据为己有,那是一种危险的人格特征,甚至会导致犯罪。

    孩子向别人讨要东西,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对所要的东西特别喜爱,控制不住自己的占有欲望。

    2、由于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致使孩子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造成了他形成想要的就必须给他的错误认识。

    3、由于父母过于严格,给孩子的东西太少。

    要克服孩子的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正确引导。

    1、增加孩子有关的知识。通过比较使孩子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还是那个样子,不会变。如孩子想要别人的饼干,明明家里有,可他偏要别人的,这时,父母不要太强硬,而是在接受了别人的东西后和自己家里的作对比,让孩子亲口尝。亲身体会到味道是一样的,以后他就不再要了。

    2、不要压制而要引导。压制会使孩子产生常说的“逆反心理”,更想得到它。因此,在孩子要别人的东西时,可以温和地提醒他,使他回忆起曾经吃过或玩过这种东西,有助于解

    除孩子的强烈要求。

    3、转移注意力。有时孩子要别人的东西,这种东西自己家确实没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答应(并做到)给他买一个。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别处。

    4、试用交换法。交换玩具或食物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防止孩子独霸和占有欲的产生。如孩子要别人的玩具,就让孩子自己拿着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态度和小朋友交换着玩,使双方都受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宝宝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别人的东西应该由别人来做主。这是宝宝学会与人相处的很重要的一步。学习这个抽象的概念比学习苹果、香蕉等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困难很多。因为宝宝尚小,思维能力还处在以直观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几乎还处在一个基础的萌芽阶段,爸爸妈妈需要了解这一点,指导宝宝做练习的时候就能理解宝宝而且会有耐心了。具体来讲,可以把它分成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来进行:

    1、宝宝首先要学会支配自己的东西

    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自己有权做主是否借出。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预先与宝宝做互借东西的游戏,刚开始时爸爸妈妈可以多做做示范:通常情况下都借出,偶尔不同意并解释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的缘故,另一方也要表现出理解和接纳的态度,现场表示放弃。之后就可以和宝宝做这个游戏了,宝宝通常情况下也会借出的,如果宝宝不同意,我们会发现也大多是因为宝宝特别喜欢的缘故。

    2、想获得别人的东西时学会事前征得别人的同意

    别人的东西,由别人支配,获取前须征得别人的同意。细心观察宝宝在群体中的活动,当发现孩子有动手抢别人东西的欲望时,要及时告诉他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就象自己对自己的东西有权做主一样。比如说:宝宝的父母就可以在发现宝宝想抢别人玩具前及时跟他讲:“宝宝,我知道你喜欢这个玩具。但这是别人的,我们问问她可不可以借给咱们玩儿一下。”当然了,爸爸妈妈需要根据自己宝宝借物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给予不同的帮助。不会说话或没有经验的宝宝家长可以帮助他跟对方说出来,有了一些经验之后的宝宝家长可以在提示他以后让他自己去问对方。

    3、采用交换或轮流等方式与别的孩子分享

    我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技巧,让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更轻松愉快。比如,每回出门时,阿姨可以让宝宝带一个不常见的玩具让他与别的小朋友交换,通常也很容易获得成功。

    4、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为什么不给他玩具,让宝宝在即使没有得到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也能获得心理平衡,转而去寻找别的感兴趣的事与物。

    虽然宝宝喜欢“抢”别人的东西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行为会导致宝宝成为不受欢迎的宝宝,容易受到群体的排斥,严重的还会使宝宝出现对抗性的人格特征。所以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要忽视,因为宝宝最初在与同伴交往时需要及时有效的指导,否则,一旦次数多了形成思维定势,要调整就困难了,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时机,教宝宝同伴交流的技巧与策略。


    您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您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2016/11/16 15:11

  • 孩子过于黏奶奶,作为妈妈有点吃醋怎么办?

    一个家,只要有了合理分工,谁带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谐相处。孩子更依附谁只是表明他为孩子付出的更多或更会照顾孩子。孩子好,谁不高兴呢?素质教育高的家教不管是谁带,长大了一样不分辈分,一视同仁的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必须从老到小把握好度。老人有他自己的待人之道,做父母的也当有父母的楷模形象,孩子的身心才会健康的成长。

    2016/11/16 15:10

  • 想给孩子换幼儿园,孩子不愿意,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孩子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幼儿园,那里有熟悉的小朋友,熟悉的老师,突然让他换一个幼儿园,一切都是陌生的,首先从心理上就会产生胆怯,继而就会有抵触心理。如果搬离得不是太远,可以的话尽量在原来幼儿园就读。

    不过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那么作为家长就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他很舍不得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也不想给他换幼儿园,但是因为搬新家了实在没办法,请孩子理解一下爸爸妈妈。这样的说法首先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从心理上理解自己,也顾及到了他的感受,这样对他来说更容易接受。

    也可以带着孩子找几个差不多的幼儿园考察一下,给他一个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样的话孩子再去新的幼儿园也不会那么抗拒了。去新的幼儿园之前妈妈可以陪着他在新幼儿园玩玩,给他点安全感,等到跟同学、老师熟悉了就会乐意去了,并且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2016/11/15 09:18

  • 孩子多大能感受父母的情绪?

    婴儿与生俱来就拥有感受情绪的能力,能够体验到恐惧、害怕、激动等情绪。此外,婴儿在还不能理解言语的时候,便能从父母的语气当中来扑捉情绪的信号。比如母亲突然拔高嗓门和其他人厉声戾气的说话,那婴儿就可能体验到害怕。

    能够感受情绪,不代表能够管控情绪。婴儿尚不具备管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因此不能依靠自己来使情绪达到一种“平衡”状态(a state of equilibrium)。他们既不能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强度,也不能调节情绪体验的时长。当婴儿有强烈的情绪体验时,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得到外界的帮助,那么他们往往会被自己强烈的情绪状态所“吓到”,变得不知所措,继而心生不安全感。

    母亲,被视为能够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最佳人选。母亲和孩子这样一对组合,其实是一个同步调谐系统。母亲敏感的觉察到孩子的内在情绪状态和体验,继而作出适时有效的回应;这种积极的回应,使婴儿产生了美好的心理和生理体验;而婴儿的这一信号反馈,又进一步强化了母亲对孩子进行同步回应的愿望和能力。这个调谐系统就这样被源源不断的注入了动力,母亲和婴儿彼此依靠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婴儿健康的发展。

    当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莫名的哭泣时,妈妈要能够判断出孩子哭泣到底是是因为饥饿还是因为腹胀。有了正确判断之后,妈妈还要能及时的作出回应,来缓解孩子的生理不适,来抚慰孩子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生理需要,大多数父母都能及时的进行满足。

    但是婴儿的很多心理需求信号,却常常被父母忽视。比如一个六个月大孩子怕生,见到生人会心生恐惧、哭闹抗拒。很多家长可能觉得怕生很正常,孩子长大些就没事了。的确,大多数孩子的怕生也就那么几个月。但是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这种最初的社交恐惧不予理睬,孩子可能慢慢的产生对外在世界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而这种心理体验又会通过父母的不予理睬而继续得到强化稳固。相反,如果母亲能及时的采取种种行动来减弱孩子对陌生人的惧怕,孩子便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2016/11/15 09:17

  • 五岁孩子,画画还属于涂鸦状态,正常吗?

    儿童的认知,和成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或许你觉得这什么都不是,但他觉得,很有趣!

    如果你没有了解到孩子的想法,而横加干涉,很可能会让他对绘画产生负面认知,从而不喜欢绘画。


    在孩子2-3岁时,对他的画,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听他讲述自己的 画所表达的意思。

    四岁以后,则要对孩子的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像“这是在做什么?”

    原则上,当孩子正专心与绘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旁边唠唠叨叨地询问。

    在孩子画完后给你看时,或他画腻了、累了,暂时告一段落时,去问问他就行了。


    孩子6-7岁以后,可以进行引导孩子学习形状,和成人审美的画作,例如卡通画之类。

    除了教孩子画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外,画形状还包括教孩子画类那些成人审美式的画,例如简笔画,卡通画,风景画等。


    擅长绘画的母亲爱给孩子做示范,“这儿要这样画,还画花画车画洋娃娃”,喜欢让孩子模仿自己的画,但这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表现思想的形状不是能教会的,是要靠绘画者自己来创造。
    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体验到表现的满足,这就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欢喜。所以,请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的这种乐趣。
    请记住,绘画的能力,任何人生来都具备。成人乐意关心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造型活动的场所,才是至关重要的。请为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通常与小朋友一起画,能激起孩子的绘画欲望。
    画画是一种乐趣,但还是有些两三岁的孩子讨厌画画,分析原因,主要是他们自然发展的进程被忽略,大人让他们画形状,使用颜色,而他们自己的那种真实表现又没有得到赞许。
    或者,大人像上课一样对他说“现在是画画的时候了”,在他们不想画的时候强迫了他们。家长只要觉察到自己的失误,就应该尽快纠正自己的方式。

    最后:如果想要让孩子系统学习绘画技能,要到9岁之后才有意义。

    所以,如问题所说,孩子的这个阶段,是在正常不过拉,如果别的同龄孩子画的还不错,很可能就是因为家长横加干预的结果,所以,请不要担心,您的孩子,绝对是优秀的!他在用自己的天赋画画。


    2016/11/15 09:16

  • 对于犯错,并且屡教不改的小孩,是否暴力比讲道理管用?

    孩子做了一件在妈妈看来错误的事,于是妈妈采取了批评和冷淡的方式,想要以此减少孩子的错误行为。心理学上将导致某个行为减少的刺激(如妈妈的批评和冷淡),称之为“惩罚”。有语言上的鞭笞,也可以有身体上的体罚,通常,父母打骂孩子的行为,大都发生在孩子做了不被父母接受或允许的行为之后。通常,我们很多人并不觉得打骂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有什么不好,毕竟,我们就是在“棍棒出人才”的教育观下长大的。

    当它真的管用吗?不一定。

    “惩罚”这个刺激发生作用的机制在于,想要通过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使个体的某个行为消退:行为出现→施加惩罚(如打骂)→行为消退。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奉行“疼在身上才能记在心里”的棍棒式教育的根源——吃点苦才能记得住、才不会再去做。

    这种方式有用吗?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其实是站不稳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惩罚导致的真实结果跟父母想要达到的结果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另一方面,即使惩罚引发了相应行为的减少,也并非完全是由惩罚引起的,更多是因为父母的惩罚行为激发了孩子对爱的撤离的忧虑和担忧,是孩子因为害怕关爱减少而对惩罚行为所做的暂时妥协,而且遗憾的是,这种“妥协”只能在短期内“有效”,但对孩子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孩子可能会被打疲了无所谓了,或者被打怕了,变得没有自我了,不敢表达自己了。

    我想这一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的。

    鉴于此,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需要思索,“是否除了惩罚,我真的没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了?”通常,那些执著于惩罚孩子的父母通常都会陷入这样一个惯性思维之中:“我要给孩子一定教训,先冷淡她几天。”或是“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听我的?”“怎样才能让这个问题不再发生?”……

    这时,不妨强迫自己先暂停一下,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你会发现事情豁然开来:如,“孩子出现这个情况,是他碰到了什么难题吗?”“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我需要怎么帮助他?”“这是一个错误还是一次试练?我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从中成长和获益?”……

    父母转换思路,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出现的短期问题就会自动解决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能脱离孩子自己解决,需要将孩子纳入进来,让孩子参与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自然,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也就更紧密了。

    需要牢记:孩子犯了错,惩罚孩子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基于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到孩子。唯有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双方针对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孩子本人,相信孩子会更愿意尝试做出改变。


    2016/11/04 16:12

  • 对门新邻居总是打骂孩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要不要管?

    我感觉这得看当时的情况再决定管不管,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外人再去管,一般中国父母对面子还是很在意的,再加上外人对当时什么情况也不了解,插进去,我感觉反而会激化矛盾。等父母情绪稳定下来,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尤其是探讨孩子问题的时候,可以跟新邻居说说,但是个人觉得因为是新邻居,大家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还不深。所以从侧面委婉的劝说。强硬的指责对方的管理孩子方式的不是会让对方很反感。随着相互之间认识程度的加强,自己家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别人也会看在眼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对方。

    2016/11/04 16:10

  • 秋冬孩子赖床特别严重,妈妈们有什么小妙招?

    1、提前告知。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明天早晨你会及时叫醒他,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则不须特别提醒。但如果时间改变,比如从七点改至六点半,最好还是说一句:“明天我会早半个小时叫你哦!”

    2、使用光线叫醒。如果你有可调光的台灯,可以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光线会替你叫醒他的,因为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是被光线叫醒的,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即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你费力。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缓缓地安静地拉开窗帘,也一样有效。

    3、使用早饭香气叫醒。把香喷喷的早饭悄悄放在床头柜上,香味会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给大脑温柔的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当然,用香气怡人的鲜花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4、使用音乐叫醒。请选一些舒缓的乐曲,并用小一些的音量,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叫它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错哦。

    5、轻抚叫醒。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切忌一定要温柔,要轻缓。而且抚摸的顺序要从手开始,然后到小臂、上臂、脸颊……如果被子盖得厚,就隔着被子触碰手部或小臂。当孩子缓缓蠕动并睁眼时,微笑注视他,说声“起床喽!”即大功告成。你的手最好是温暖柔软的,冰冷僵硬的手会有反效果哦。

    6、轻唤叫醒。先轻微接触孩子的床,让孩子感觉到这个小小的触动。比如双手先按到床上,或是先坐到床边。然后小声唤孩子的名字,然后说:“现在想起床吗?”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睡眠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体贴。当孩子微睁双眼点头时,给他一个微笑,然后静静走开,让孩子无干扰的完成启动。

    7、使用同一个方式叫醒。当父母找到一种对方很满意的叫醒方式,请坚持一直使用,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形成一个人对孩子的叫醒的习惯,不仅每次都能成功的叫醒他,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对你的爱与依恋。

    我们再归纳一下,叫醒里最上乘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并用愉悦的刺激传达“醒来”的信号。

      TIPS:还需要提醒的是

    切换与启动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人需要五分钟,有人需要十分钟,有人需要二十分钟……请根据这个时间,决定你去叫孩子的时间点。给孩子充分的起床时间。有很多保健专家建议,人起床时,最好先睁眼躺十分钟,再做起来,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不要要求孩子在你下达指令的那一刻就弹起来。


    2016/11/04 16:09

  • 小孩写作业慢,有没有必要上那种看着孩子写作业的班?

    先要弄清楚孩子拖拉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安排时间,还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至于看着孩子写作业的班,个人认为暂时没有必要。

    因为育儿是父母不可推脱的责任,自己都看不好孩子的话,把孩子推给老师或其他什么班有什么用呢?再好的培训班也没有自己的父母对孩子上心。

    另外,还要考虑:

    第一,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力不如我们,他们还小,还在成长,终有一天当他们的小肌肉发育强壮,他们掌握了做事的技巧时,他们的磨蹭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写作业在孩子那里也是学会一项新节能,他们也要慢慢把这项技能掌握住,熟练起来,要有一个过程的。

    第二,给孩子真正的支持,在学习上的能够发现孩子的苦难,并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如果学习中的困难被解决了,写作业也就会快许多。其实不只是写作业,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去帮帮他们。我们告诉他,你要麻利要抓紧!可是孩子可能感觉他已经很麻利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清除所有的干扰。保证在写作的时间里面,孩子不受到其他事情、物品的干扰。我曾经观察不同孩子写作业,写得慢的孩子不是写字慢,而是在他写作业时总是不断的摸摸这个,动动那个,边写边玩,导致长时间完成不了。在我女儿刚上学的时候,我把书桌上所有物品都整理干净,只留下她的书和本子,这样来保证她投入作业。

    第三,给孩子期待。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前提下,规定好写作业的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了,可以下楼玩一会,可以听妈妈讲故事,或者是做点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现在孩子书包越来越重,家长给孩子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写完作业还有妈妈布置的作业,没完没了,孩子看不到希望自然也就没有动力了。


    2016/11/03 15:57

  • 全职妈妈们,你是怎样赢得家人尊重的?

    如何平衡好家人和生活,做个受尊重的快乐的全职妈妈呢?

    舍=得,全职妈妈对宝宝是利大于弊吗?

    在传统观念中,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全职妈妈,等于就是家庭妇女,近几年国内高知阶层的全职妈妈越来越多,其实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从孩子的个体来讲,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安全感,也叫母子依恋关系。还有一个就是社会适应性。而这两点的建立,最重要的时间段都是在三岁以前,主要从妈妈那里获得。

    妈妈和孩子朝夕相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会建立得更好。自信并相信他人,是很多成功人士的重要品质。有些人成年以后仍然不自信,也难以信任别人,主要根源来源于3岁以前妈妈给与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妈妈没有让孩子感受到随时随地无条件的爱。或许是时间的问题,或许是方法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说,看似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里全职妈妈为了孩子失去了自我,但是最后,你收获的将会是孩子的一生。

    做好全职妈妈的N个条件

    ●要和家里人做好沟通

    在你看来,全心全意地陪着孩子度过你认为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作为一个母亲,是必须的,也是你感觉非常值得的一件事。但是,请不要忘了,你的家庭还有老公甚至公婆父母,在你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一定要先取得他们的支持。

    ●要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离开职场,做了全职妈妈的你,感触最深得大概就是没有了收入。而没有了收入,感觉自己在家中没有地位了,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老公选择了在外面工作拼杀,让全家老小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而你留在家里,也不是为了享受,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童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你要坚信自己的选择。

    ●要处理好金钱的问题

    家里多了一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却又少了一个人的收入,经济上的压力肯定大一些。建议做个善于理财的妈妈,在每个月的开始,都把这个月计划用的预算一份份算好,并且做好家庭收支的帐目,这样,就不至于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买许多用不上的东西。另外,如果有剩余的话,可以适当地做一点小小的投资,也会对日常的生活有些帮助。

    ●要自我增值为未来准备

    全职妈妈在尽心尽力地养育孩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充实自己。看书,上网,出去学习,跟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充电方式,而且,相信爱你的老公一定会非常支持你的。再有,全职妈妈只是一个短期职业,将来,孩子大了,你终究还是要走进社会,所以,预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你在将来面临重新选择的时候更加从容。

    学会取舍,求得生命的平衡,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而一个幸福的人,一定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是自己所爱的人最需要的。那么,你就不会对自己今天的选择后悔,做个快乐幸福的全职妈妈。


    2016/11/03 15:43

  • 大小孩老是欺负我家小孩,告诉他家家长,还不改,我可以教训他一下(吓唬)?

    家长的日常的言行,决定了孩子对很多事的处理方式,如果对自己的价值观自信,那对孩子的解决纠纷的能力,应该也有足够信心。

    关于你家和邻居因小孩引起的不愉快,个人觉得:

    一,找个机会聊聊,把话说开,这是最佳选择,自己能谦让就谦让,但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

    二,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如果道理讲不来,那关系还是稍微冷却一段,不过期间大人一定不要再有其他误会,否则最后会积成大矛盾,很难解决;

    三,像抓破脸这种,暴力倾向比较严重,且家长又不管不问的小孩,如果是我,不让孩子跟他玩,可能有逃避问题的嫌疑,但我们没有更好解决方式之前,又教育不了别人,更管教不了别的孩子,只能如此。

    四,让自己孩子强大起来,可以送女儿去学跆拳道,这不是倡导以暴制暴,只是希望她在任何时候有能力保护自己。


    祝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矛盾早日化解。


    2016/11/03 15:41

  • 亲戚好心赠与我一些孩子的旧衣服,但是低质、丑陋,如何处理?

    毕竟是亲戚的一片心意,可以先收下。

    至于处理方式:

    1、挑选出各类衣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处理。改成沙发靠垫,小饰品什么的。

    2、可以把彻底自己实在不需要的衣服彻底消毒后,捐赠给贫困山区的人们,当然,尽量捐赠实用的。

    3、可以在网上搜索旧衣服回收平台,选择其中回收价格相对较高的一家,把旧衣服卖给他们,赚点外快。

    4、对于以上方法都不适用的旧衣服,可以裁剪成规则的长方形,做成抹布,或者撕碎成细布条,扎成拖把。

    2016/11/02 11:33

  • 为什么成功人士的家庭基本不存在"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个事跟青和蓝的关系不大,跟阶级固化倒是有一定关系。

    无论再怎么否认,阶级是存在的。无产者是一个圈子,中产者是一个圈子,有产者是一个圈子。这三个圈子其实就是三个阶级。每一个圈子里面发生的事情在圈外人看来都有点难以理解,无产者不理解中产者为什么要为个税而头疼,中产者不理解有产者为什么要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而叫苦,有产者不理解无产者为什么旅游要找零费团。

    正像题目里问,“为什么成功人士的家庭基本不存在"青出于蓝胜于蓝"?”成功人士家是青还是蓝,普通人不在那个圈子里真是看不出来的,很多看上去很浪荡的二世祖,其实在资本运作方面是具有极高天分的,只是用浪荡来掩盖自己的锋芒而已。

    为什么看不出来?因为没见识过。为什么没见识过?因为那个圈子根本就不带我们玩。指望着跻身上一阶层的人多了去了,成功的有几个?反倒了圈子内部联姻愈演愈烈,一个个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圈子渐渐的就固化成了一小撮人的固有领地。圈子里面的事情,外面看到的不过是只言片语,根本形不成全面评价。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事还是主流,上一代人打下的基础和积累的经验只要传承下去是绝对的财富,下一代只要有中人之姿即可守成,稍有韬略即可发扬,如果遇上好学善思的,分分钟上一个大台阶。


    2016/11/02 10:05

  • 孩子问“我从哪里来”,该如何机智地回答?

    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时,需要掌握的10大原则

    虽然每个家庭的文化和育儿方式不同,但是,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给孩子传递健康科学的性价值观是性教育的核心,只要我们把握这些原则,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原则一:有问必答,有问才答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了解自己和人类生命现象的权利,对孩子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不可以回避和转移孩子的话题,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性话题的神秘性,反而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如果孩子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他们就会纠结其中,要么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向父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么他们就通过网络和同伴自行探索,父母就失去了对孩子了解性信息的掌控,也失去了与孩子交流性话题的契机。

    对于6岁前的孩子,父母不要主动给孩子讲解更多的性知识,在孩子提出问题后,我们针对问题进行回答。

    原则二:不可以欺骗孩子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讲真话,不可以欺骗,也不可以为孩子编造“美丽的谎言”,谎言再美丽也是谎言,这种欺骗是在侮辱孩子的智商,如果要将答案美化,可以在真实的答案上进行美化,如果父母对孩子撒谎,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事实真相,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原则三:答案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

    父母给予孩子的答案要简单明了,符合孩子年龄认知程度,让孩子能够听得明白。

    父母回答完孩子的提问后,是否继续讲解,要取决于孩子是否继续发问,如果孩子对父母的答案已经感到满意,说明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到此为止,父母没有必要继续深入地讲解,否则,就超越了孩子认知范围。

    原则四:父母的回答以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为原则

    孩子问什么,父母就回答什么,告诉孩子事实,以解决孩子当下的困惑为原则,父母的答案不要给孩子带来新的困惑。

    父母不要在答案中引入更多孩子不能够理解的新概念,这会让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又面临新的问题。

    原则五:父母不可以主动提供两性活动细节的答案给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问到了精子卵子结合的细节,说明孩子已经探索到了这个问题,父母可以坦然而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不要过多地给孩子提供有性活动细节的答案,否则会唤醒孩子进行更多超年龄的性探索,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

    原则六: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态度比对孩子讲了什么更重要

    父母诚实而坦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至少可以获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就像回答孩子提出的其他问题一样,父母越坦然,孩子就会认为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孩子就不会对这类问题特别关注了。

    这样就能够搭建父母与孩子沟通性话题的平台。

    原则七: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性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不要用“性交”、“做爱”、“性生活”等成年人的性语言作为答案,因为孩子不明白这类语言,他们会继续问“什么是性交”,这会让父母陷入困境。

    如果要告诉孩子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方式,可以用“生殖器接触”,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明白。

    如果5岁的孩子问小鸡鸡为什么会变硬,父母可以告诉他“小鸡鸡要尿尿了,所以变硬”,孩子就能够理解了。

    如果父母告诉孩子“这就是勃起,是因为阴茎海绵体充血引起”。这样的答案包含了5岁孩子不能够理解的海绵体、充血、勃起等概念,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接受能力。这样一来他会进一步提出什么是阴茎海绵体、什么是充血等问题,你将无法对一个5岁孩子讲明白这些知识,使自己进退两难。

    但一个12岁的孩子问父母同样的问题,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孩子可以应用相关的书籍帮助他认识。

    原则八:尽量减少和避免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我们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国度,特别是对孩子谈性。

    当父母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后,告诉孩子:性话题是隐私的,是秘密的,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讨论,不要与小朋友或者其他人讨论,尽量减少孩子因为性话题被他人误解和攻击。

    如果孩子与小朋友谈论这个话题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被他人误解,父母要保护孩子,同时再次告诉孩子话题的隐私性。

    在讨论性话题的同时,结合国情。我们既要告诉孩子科学的性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变通能力。

    比如,在给孩子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的时候,将“阴道”变通为生命通道,在讲解生育过程的时候,将孩子从“阴道”生出来,变通为孩子从生命通道来到这个世界。

    这样的变通能够减少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容易被他人接受。

    原则九: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完全理解自己生命的来源,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问与答。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提出“我从哪里来”这类的问题,直到5-6岁时提出“精子与卵子到底是怎么结合的”,到10岁左右孩子会提出“男女生殖器是如何结合,精子才能够进入女性身体”,这是孩子对生命认知和理解的一个过程。

    父母不可以在孩子3岁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将10岁孩子问题的答案给孩子,父母需要做好准备,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原则十:不可以提前唤醒

    当孩子问到某个性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开始了探索,孩子对这个问题已经“醒”了,父母不要回避,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不是提前唤醒。

    当孩子没有提出某个性问题,孩子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开始探索,处于“未醒”状态,父母主动讲解给孩子,就唤醒了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索,这就是提前唤醒。



    2016/11/02 10:01

  • 宝宝上小学前该不该跟家长分房睡?

    和孩子分房睡之前,父母需要明白一点:让孩子夜里独立睡觉,并不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发展。

    孩子的安全感是在醒着的时候建立的,不是睡着了之后建立的,无论父母与孩子睡在一起多长时间,都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出生后与孩子分床睡觉

    孩子出生后,便于父母夜间照顾婴儿,孩子可以与父母同居一室,父母大床旁边放上孩子的小床,让孩子睡自己的小床。但是,很多家庭为孩子购买小床,却没有让孩子睡在小床里,孩子依然与父母睡在一张床上,这样不利于孩子未来与父母分房间睡觉。

    父母要坚持让孩子睡自己的小床,孩子从出生开始睡小床有很多益处:

    1、从出生就开始培养孩子具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感受,让孩子在未来发展独立意识的时候,能够顺利“接轨”。

    2、孩子远离父母的呼气气体,避免了父母呼吸道中的病菌。

    父母鼻腔和口腔中有一些病菌,在成年人身体里是不致病的,但如果进入婴儿身体,就可能会导致婴儿患病。

    3、小床的栏杆会给孩子带来边界感,孩子的睡姿相对稳定。

    因为小床的结构不会让孩子睡着了之后会随意变换体位,等孩子大一些分房间之后,在没有栏杆的床上睡觉,孩子睡着了也不会从床头滚到床尾,或者从床上摔下来。

    分房间的时候,孩子更容易接受

    与孩子分房间睡觉

    两岁后孩子可以尝试与父母分房间睡觉,如果父母有顾虑,在孩子4岁之间要分房间睡觉,孩子越大,分房睡越困难。

    建议:

    1、与孩子分房间之前,要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心理准备,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具体分房睡觉的时间。比如,你四岁生日那天就要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了!

    2、这半年里与孩子一起布置他的房间,带孩子到商场挑选他喜欢的床,被子、床单、枕头、小衣柜、桌子等,让孩子在心理上准备着自己入住的时刻。

    3、决定分房间之后,不要问孩子愿不愿意,只要告诉孩子你们的决定就可以,定好分房的具体时间后,父母要坚定执行。

    4、孩子分房间睡觉的时候会哭闹,父母要表示理解并安慰孩子,但仍然要坚持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睡觉。

    5、如果孩子每天睡前要求到父母床上玩一段时间,期望享受一家人温馨的时刻,这是应该被允许的。到了睡觉时间,父母要陪孩子到他的房间,进行睡前准备。

    6、不要与孩子讲太多有关分房的道理,分房间就像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孩子每天要上学一样,是必须的。让孩子读懂你的坚持,更有利于分房间的顺利进行。

    7、每天晚上的睡前仪式是非常重要的,讲睡前故事,与孩子亲吻、道晚安等都是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程序,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虽然自己不再睡父母的大床了,爸爸妈妈依然爱自己。 

    分房睡的注意事项:

    1、每个孩子都需要独立的房间

    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不可以让不同性别的孩子在同一个房间睡觉,即使这两个孩子是兄妹或者姐弟。

    如果两个孩子要在一个房间睡觉,必须要有成年人陪伴,这是一个监护人基本的职责。

    同性别的孩子,也应该分别准备独立的房间,孩子在自己独立的房间里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保证自己的权利。

    2、按照步骤为孩子分房间

    首先要真诚地与儿子交流,让孩子真心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爸爸妈妈才是应该睡在一起的人,自愿与爸爸妈妈分开睡觉。

    3、异性同伴不可以在一个房间睡觉

    一般不要让异性孩子同住一屋,即使是在短暂的假期里。如果父母们实在不忍心将孩子们分开,必须要有一个成年人陪伴,即使是同性别的孩子同住一屋,也最好有一个成年人陪伴。

    4、孩子不可以与妈妈长期睡在一起

    无论夫妻是长期分居还是离异,都不可以让孩子长期与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妈妈要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是独立的人,你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该与孩子分房间的时候,坚持分开。

    如果是孩子要求长期与妈妈睡在一张床上,不愿意独立睡觉,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会滞后,而且容易出现恋母情结。

    如果是妈妈期望孩子与自己睡在一起,孩子便在无形中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角色。这种角色错位会破坏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妈妈也容易产生恋子情结。

    5、分房的时间不可以放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

    孩子刚进入小学,需要用大量的心力来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与新老师的关系,从幼儿园没有学业要求的状态变成了小学有学业要求的状态,孩子会非常的不适应。

    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又与孩子分房间睡觉,会让孩子心力交瘁,导致分房间的过程更加艰难。

    6、帮助孩子攻克害怕

    对于怕黑的孩子,可以在房间装一个小夜灯。孩子睡着之后,父母可以将小夜灯关闭。

    对于怕鬼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将害怕的鬼或者幽灵画出来,然后与孩子一起找出这个幽默的弱点,用“武器”将这个幽灵消灭。比如孩子画出来的鬼是黑色的,那么跟孩子一起把鬼涂成白色,鬼就不见啦!

    另外也可以给孩子读一些绘本,帮助孩子慢慢适应独立睡觉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许会漫长一些,父母要耐心地坚持,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度过这个阶段。

    7、两个孩子的陪睡攻略

    第一种,妈妈轮流陪两个孩子睡,将陪伴的时间规则明确地告诉孩子孩子,比如一三五,还是二四六。周日一起睡。

    明确时间规则后,要坚持按照这样的规则执行,无论孩子如何哭闹,都要坚持。

    在陪一个孩子睡觉的时候,依然要为另一个孩子讲故事,道晚安后才离开。

    第二种,为每个孩子准备单独的房间,每天晚上,睡前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大床上,妈妈一起为两个孩子讲故事,聊天。一旦上床的时间到了,让两个孩子分别到自己的房间入睡。

    妈妈分别进入两个孩子的房间,与他们分别进行亲吻道晚安的睡前仪式,让孩子们心里都感受到自己被妈妈关注。

    8、坚决与青春期的孩子分房间睡觉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了性发育,这意味着孩子开始了寻求性对象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能通过视觉、触觉、嗅觉从妈妈的身体获得性的感受,这种感受会让孩子获得本能的愉悦,这是孩子想与妈妈睡在一起的潜意识理由。

    无论孩子有怎样的理由,都不能与妈妈睡在一张床上,坚持与孩子分房间睡觉。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9、陪睡不能够修复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在安全感建构最重要的时期,妈妈如果缺位也必须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靠陪孩子睡觉来建构的。

    孩子需要得到你们的信任、尊重、支持、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成长。


    2016/11/02 09:50

  • 重组家庭的孩子在外面被嘲笑如何反击?

    我国是一个离婚率比较高的国家,所以,家庭重组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家庭重组之后,肯定孩子的教育就成为了问题,因为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都容易出现问题。怎么才能更好的教育家庭重组的孩子,是每一位离婚人士都需要考虑的。

    一般来讲,离异家庭中的继子女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心理状态与特点:

    父母离异原因虽然多样,但对于大多数家庭的儿童来说,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倾向,即不愿接受父母分离的现实,希望这种分离是暂时的,期待着父母有朝一日重归于好。

    担心失去与之共同生活的亲生父(母)的爱。由于亲生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这些儿童刚刚经历了失去亲生父(母)的痛苦,此时他们会更担心失去现有的父(母)或父(母)的爱,他们会强烈地担心继父(母)会夺去许多现有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再婚父(母)对继父(母)的配偶角色认同的即刻性相比,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角色的认同具有延迟性。因为父(母)名称不仅是一个称呼问题,更是一个感情问题。继父(母)作为父(母)的角色的实现,需要先通过爱去赋予父(母)称呼的情感意义和实际内容。

    会产生对未生活在一起的亲生父(母)的内疚感。在继子女开始喜欢他们的继父(母)时,他们还会产生一种较强烈的内疚感,担心喜欢了继父(母)就意味着不爱未生活在一起的亲生父(母),是对他(她)们的背叛,因此会觉得对不起他(她)们。特别是未生活在一起的亲生父(母)在孩子面前指责他(她)的继父母时,这些儿童的内疚感会更加严重。

    会产生各种应付焦虑、担忧、冲突的防御性反应。这时,如果再婚父母以强硬的态度、过激的行为强迫孩子适应自己,孩子可能会把对不负责任的亲生父(母)的愤怒转移发泄到继父(母)身上,以消极态度避免与继父(母)接触,等等。

    上述一些心理状态与特点,都是在继子女身上较普遍存在的,也是正常的和应当得到理解的。作为再婚家庭的父母,无论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或是继父母,首先要充分认识上述一些特点,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教育行为,并在遇到各种困难时泰然处之。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大多数再婚家庭的父母对这些特点虽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但却很不充分,以致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并采取一些不妥当的方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再婚家庭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护子女对未生活在一起的另一位亲生父(母)的感情,可以说,父母有权再选择配偶,却无权强迫孩子接受、承认继父(母)。应该给他们时间,不要强迫他们立刻接受再婚的事实,马上去亲近、热爱他们的继父(母);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消极地评价他们的未生活在一起的亲生父(母),允许孩子把他们理想化;千万不要设想用继父(母)去替代孩子的亲生父(母),不要将孩子的亲生父(母)与继父(母)置于互相对立的位置。

    离婚是大人的事情,都是成年人的事情。不要让离婚对孩子造成影响,对孩子有效的心灵造成伤害。要想孩子快乐的成长,那么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有一些已经感情破裂的夫妻为了孩子而不选择离婚,这其实也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孩子在不幸福的家庭当中也是很难成长的。


    2016/11/01 15:03

  • 该不该和14岁的儿子正常谈论“性”?

    应该谈。

    对于13-14岁的孩子如何谈性:

    13-14岁的孩子需要了解的是月经、遗精等现象出现的原因的以及应对方法。还有如何挑选合适的内衣。

    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大脑情绪那块的发育随性激素的改变而发育。但是作为理性、智慧的前额叶(刹车片)还没有开始发育成熟。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激动、叛逆,急着去证明自己。这时候更多的其实是需要家长学会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温柔的沟通。

    如果你是一个相对较为保守的家长:

    在次之前,可能家长没有了解过什么是性教育。

    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就有谈性色变这么一说。好多家长一直以为性教育是教孩子怎么啪啪啪,怎么使用安全套。

    包括我们在内很多人都疑惑孩子这么小是不是还不需要性教育?毕竟大家以前也没有经过性教育,不也照样长大了吗?

    其实,性教育很重要。就以防性侵教育为例,以前媒体没报道,大家可能不知道。原来中国各地都有这么多数量的性侵儿童案。

    其实预防性侵的一个很简单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一句话:“如果有人要摸你隐私部位,你一定不能答应,回到家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爱你的。”

    对于相对保守的家长而言,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刻板印象。

    从现在开始告诉自己,儿童性教育是一个很健康很重要的知识。

    其实儿童性教育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一些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中减少很多麻烦的知识。

    根据以上,如果家长认可性教育了,但不知道怎么教的话(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给她买一些儿童性教育绘本。


    总之儿童性教育的原则就是:

    1、不要逃避孩子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2、孩子既然问了,当场就回答孩子。所以需要爸妈提前储备好知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3、一定要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解释;

    4、问爸爸,爸爸回答。问妈妈,妈妈回答。不要把责任互相推给对方;

    5、性教育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难以启齿,孩子更没有学坏。


    2016/11/01 14:57

  • 为什么儿童不接受成人跟他讲道理?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儿童“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广州番禺张中良夫妇收养了10个孤儿,孩子做错事,张中良与妻子不会责骂他们,也不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比如,有一次,张中良让家中的小女儿慕恩带着眼睛看不见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为何慕恩将美春一个人丢在了外面,独自回来了。张中良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慕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从此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事。这一个细节,足以让我们对张中良夫妇更加敬佩,他们也许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的理解却那样透彻,没有对孩子的真爱,是不可能有这份悟性的。“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然而讲道理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不利于孩子们接受的一部分。我们教育孩子,只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方法,变通一下,不要整天耳提面令,而是在恰当的时机见缝插针,用实际行动或者其他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道理,想明白道理,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少讲一点大道理吧,要使孩子“懂道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真正的懂道理。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这里另有3条建议。

    第一,“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长,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向我讨教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把“如何说”仅仅理解为一种说话技巧,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终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处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一样,语言所到之处,也应该是一个人观念所到之处。与其向别人讨要说话技巧,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生活就是竞争,别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限制了他的发展。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第三,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例如,打了孩子,然后又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2016/11/01 14:55

  • 作为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

    当孩子走出家门,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就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分享、爱告状、打人、被欺负、没有主见等等让父母担心的问题,而孩子打人与孩子被打的问题,又是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两种。

    分年龄详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心理机制孩子在不会说话之前的打人,是在用“打人”引起你的关注;1-2岁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3岁到6、7岁的大孩子打人,更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除此之外,大人做了坏的演示和坏的榜样,还有强制性管制,也会强化孩子的行为。针对孩子打人,几个非常实用的应对办法 一岁以前的孩子,给他们安全感;1-2岁孩子,帮他们把情绪内化到游戏中去;

    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作用,并给孩子一个可替代的选项;

    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消耗孩子的多余精力;

    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引导孩子用其他办法解决问题;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

    孩子没有情绪上的问题,大人就不要去打扰

    我家孩子2岁半,是个小男孩。我从小在家教他有礼貌、谦让、友善的待人态度,所以他不抢玩具,也不欺负小孩,比他大的,比他小的,他都谦让。若有小孩从他手中抢东西时,他不会抢回来,而且好像还觉得挺好玩的,有时候还会笑。孩子总是这样会有问题吗?以后会不会更容易被欺负?我们有些担心。

    绝大部分时候,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并无危险性,基本都属于游戏,尤其是男孩子,他们会将肢体看成交友的方式。比如这个案例里,这个孩子会觉得“小争抢”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不认为是自己“被欺负”。这个时候,倒是大人有些焦虑了。

    所以,一般孩子们之间玩耍,有争抢,都属于正常。只要他们都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并没有遇到情绪上的问题,那大人就不要去打扰。孩子之间有时候就是通过一些肢体的接触来交往的。他们之间的肢体接触更多带有游戏的成分,并没有太多“吃亏”不“吃亏”这样的想法。大人要做的,只是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确保孩子们的基本安全。

    而且,孩子现在没反应,跟以后“容易被欺负”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只要能在日常教养过程中,教会孩子界限区分,那么等孩子长大,若遇到触及自己的底线,Ta就一定会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催逼。等孩子长大,自然不怕去做真正的自己。

    当孩子情绪有影响,帮助孩子正确归因

    前几天我从幼儿园接我们家宝宝回家的路上,发现他情绪不对,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在幼儿园拿玩具的时候被小朋友打了脸。我问他后来怎么样,他说老师看到后制止了那个小朋友。我不知道他最近在幼儿园是不是经常会受到这样的欺负,因为他以前特别活泼爱表现,最近变得也不爱说话了,总是委屈的样子。我该怎么引导他呢?


    孩子情绪有变化,说明这个事情对他来说是有影响的。当孩子讲述并求助了之后,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做正确的归因,跟他一起来解决问题。比如:

    引导孩子不要畏惧和逃避。遇到欺负自己的小朋友,直呼“不能打人!”以保护自己;

    引导孩子想一想怎么样应对 “如果他是一个凶恶的大熊,我们怎么去对待他呢?”“我们好好吃饭长个大个子,有力气了他就不敢欺负我们了对不对?”帮助孩子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一个4岁男孩,他打从开始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身上的伤就没断过。孩子看起来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只是有时候被打疼了,情绪会低落。这位妈妈为这个事情没少忧心。不过,她既没有一怒之下教孩子“谁打你,你就打谁”,更没有因此阻止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儿。而是陪孩子看那些富有力量对抗的绘本,或者干脆给孩子编故事。

    故事的背景常常是这样的:

    你的面前站着一个恶狠狠的人,不让你回家,你怎么办呢?

    宝贝,这有一条黑暗的路,你必须要走过这条路……

    现在,我们要讲一个你自己的故事,你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去消灭一头凶恶的怪兽……

    故事的结局,总会在妈妈一步步的引导下,让孩子战胜虚拟的敌人。而当孩子表现出退缩的时候,妈妈从不嘲笑。她甚至告诉孩子,自己曾经也很胆小。除此之外,妈妈还会多营造机会,让爸爸陪孩子玩力量对抗的游戏。说白了,就是“打架”。爸爸经常会被孩子打败,然后孩子就会兴奋地哈哈大笑。

    现在,他仍然不是一个强悍的孩子。但是,当别人有伤害他的动作时,他能够自己大声制止,或者走开。他开始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去选择和谁一起玩……

    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有担当,又有智慧。

    当孩子求助时,教孩子更多的社交技巧

    “我家孩子两岁了,别人拿了她的东西后,她不去要回来,倒是自己乱发脾气。以前我都会鼓励她自己去拿回来,有时候孩子可以拿回来,也有时候会受挫。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别人抢她东西,她有时看看我,我朝她微笑,她偶尔会自己去拿回来,但有时去了想把小朋友的手掰开但又不敢下手,只能哭着发脾气,我会抱抱她说出她的情绪,但次数多了我也困惑该怎么办了,我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孩子这个年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了,她会希望自己很有力量去解决问题,所以遇到挫折就容易发脾气。

    一般情况下,遇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有冲突,建议大人不予干预。或者发现孩子情绪问题后,只是进行情绪安抚、共情。很快,孩子们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过,若孩子有明显的求助,比如这个案例中孩子的眼神投向自己,或者有的孩子会牵着大人的手,希望大人去帮自己摆平,那么其实父母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再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比如告诉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提出“轮流”和”替换“的概念。引导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说:如果你想玩我的玩具,那我们可以轮流来,我玩5分钟,你再玩5分钟;再或者:咱们不如交换着玩玩具,你玩我的,我玩你的。

    当然,这些技巧,如果能在日常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就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前融入互动游戏中,教会给孩子,是最好不过。

    不管怎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社会交往方式。做为父母,是否介入、何时介入、怎样介入,里面都有学问,不过“尊重”孩子的意愿,是任何一种解决策略的前提。


    2016/10/31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