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大脑

心理大脑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2 11:08回答了该问题

    宝宝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宝宝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有些家长担心撕纸会养成他们破坏东西的习惯,因而担忧,这些担忧是多余的。父母应教会幼儿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1 11:06回答了该问题

    人类有些生存的本能根深蒂固,可能进化到现在,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了,可绝对还存在。很多动物的幼崽在幼生期就会排挤一窝生的其他兄弟姐妹,竞争性强的甚至会杀死。人类虽然不至于此,可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尤其是对还没有怎么接受过人类文明教导的小孩来说更是如此,比如抢玩具,这是在若干年生存压迫下形成的本能。小孩天性大于人性,这种事情不用惊讶,但是给很多家长提了...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1 11:05回答了该问题

    当成年人为了生计,小心翼翼地遵守社会“潜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向自己的小圈引进了成年人的“游戏规则”,这令孩子们变得圆滑起来。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突然变得中规中矩,老成稳重,有的甚至已经熟知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功利。家有“小大人”是喜是忧?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有些父母认为“小大人”更易融入社会。“早熟的孩子更懂事,他们了解大人的艰辛,...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1 11:04回答了该问题

    先要想法安抚好孩子,转移注意力,告诉她只是意外,不要害怕,让她从事件影像中走出类,多给孩子些拥抱,让她找到安全感,等情况好些,可告诉她要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常识。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0 09:45回答了该问题

    面对父母的争执,年幼孩子会认为:“都是我不乖,爸爸妈妈才会吵架的。”这是因为幼儿的思考是以自我为中心,倾向将周遭所有的事物都与自身建立关连,因此认定是自己犯了错父母才会吵架,如果自己乖一点或表现好的话,爸爸妈妈也许就会和好。这种自我中心的归因,如果没有父母的说明和保证,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孩子自我概念受损,甚至全盘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坏小孩。随著孩子...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0 09:41回答了该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埋怨孩子各种问题:脾气不好、爱粘人、行动拖拉…………可是却忽略了问题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他们的背后往往站着问题家长。回想一下,有时候你是不是只顾着做孩子成长的“监督者”,而忘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1、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可能是因为你和他的身体亲密度不够,他渴望和你接触。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爸...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0 09:37回答了该问题

    1、可怜的孩子为家长们背了这么大个黑锅!!孩子是到迪士尼才这样的吗?平时难道有到洗手间的习惯到迪士尼就一下没有了么?显然不可能。那平时不立规矩到需要规矩的时候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呢?平时立规矩的责任在孩子还是在家长?当然是家长对么?!——平时的该立的规矩是要有的。原因很简单,标准也很简单——有些行为如果家长在外面、在别人家是不允许孩子做,那在家里就也不...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0 09:33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虐待分为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其次,虐待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自己也曾经受到过虐待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所做所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甚至可能觉得那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虐待孩子的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且不愿意及时地纠正与治疗。孩子相对于父母是弱势群体,通常在外面越没有存在感越懦弱的父母,回家来就会用各种方法虐待孩子。这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每个人看到...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20 09:29回答了该问题

    美国研究人员对37.7万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长子长女比弟弟妹妹们智商要高,性格特质也与弟弟妹妹们不同,但这种差距并不大、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出生顺序与性格特点研究。新华国际客户端先前也报道过类似研究,但那些研究的样本数量往往比较局限,设计也不够科学。例如如果问长子“...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8/30 18:15回答了该问题

    在面对不爱打招呼的孩子时,家长应该包容和理解他们,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否则大人的强迫行为可能会适得其反哦。其实,孩子不跟人打招呼这样的情况,经常有爸爸妈妈会跟我抱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父母会跟这位家长一样,觉得尴尬和没面子,还有的会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没礼貌”或“不懂事”。其实,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父母本身就性格内向。有的...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5 10:29回答了该问题

    夫妻关系应该高于亲子关系,这是绝对正确的。1、首先支撑一个家庭的,是夫妻二人,而不是孩子。夫妻二人就像家庭中的两个支撑者,共同创建、维护、促进了一个家庭的发生、发展。作为家庭的创建者、维护者与发展者,夫妻当然是最重要的。没有夫妻何谈之后的孩子、亲子关系等等。2、其次,夫妻做为孩子的天和地,肩负抚养、照顾孩子的重大责任,没有良好的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又何...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5 10:27回答了该问题

    宝宝接触最多的语言自然理解和学会的最快,接触到频率越少的,学习能力自然会慢慢减弱。三岁是个关键期,三岁前大脑会保留所有语言的学习能力,三岁后会只保留母语语言的学习能力,其他语言能力全部退化渐渐消失。但宝宝爸妈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宝宝表达需求的方式,你想,你小时候不也是从方言开始的,现在不一样说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宝宝会适应社会,他以后...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5 10:24回答了该问题

    都说男人有些像小孩。这句话没错。夫妻关系是很复杂、微妙而又难以处理的一种关系。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母亲的角色和责任促使妻木子成长得比丈夫快很多。因此,之前很和谐的婚姻关系,很容易因为双方责任和角色等的变化,而发生倾斜。这并不完全是坏事。意识到,并作出恰当沟通,反而能促进夫妻感情和家庭关系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不要只看问题本身,这样很...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5 10:14回答了该问题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的。如今还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孩子有什么不好吗?“听话”的确可以算作孩子的一个优点。它使孩子在某些方面避免犯错。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还要做讲道理、有主见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却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才听话。必须“听话”...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4 10:18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来说,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智力发育不全。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但是,不可否认,智力虽然受遗传影响,而后天的环境对智力也有极大的影响。即后天教育、训练以及营养等起...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4 10:13回答了该问题

    1.从生物本能的角度来说,跟年龄更大的同类可以学习到更多生存的经验,利于种族延续。2.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天然容易崇拜强者,年龄大的宝宝一般比年龄小的宝宝懂的多能力强。3.被呵护的感觉。大宝宝很多时候更懂事,更会呵护小宝宝。4.很利于学习,同时也没有心理压力。如果是同龄人比自己利害,宝宝会非常有压力,但如果是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比自己利害,那么宝宝会觉得理...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4 10:10回答了该问题

    1贴标签背后的原因1. “基本归因错误”的思考陷阱会让我们过多地关注于人物在事件中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环境事实。2. 潜意识里,我们对孩子的标签行为反映了我们对某些特定的教育行为的躲避和忽视,并通过贴标签的过程来达到自我满足。我们为什么总不自觉给别人下这个那个的标签呢?逻辑学里有一个定义叫“基本归因错误”。即是说,当我们在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倾向于自...

  • 孟母网家庭教育2016/06/14 10:07回答了该问题

    1 妈妈减少抱老二的次数。当时正好外婆来帮忙,所以老二有需要的时候让外婆抱一下,妈妈只在喂奶的时候才抱老二,好在新生儿刚开始就是昏天黑地的睡呀,也不怎么需要太多注意力。2 爸爸给他更多的父爱。父爱其实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特别是男孩子,得到爸爸的重视和肯定是他们天性里的一种愿望。每天他爸爸一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老大说话,和他多沟通,让他感觉到他对他的重视...

  • 陈妍妈妈2016/06/13 09:31回答了该问题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说过:刻意缓和恶劣心情,会使孩子更难体会满意的感觉;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所以,“嗨宝宝”认为,问题并不是如何教育孩子明白,而是父母要如何改变对于孩子的看法。因为不想让孩子心绪不佳,就想尽办法满足他...

  • 陈妍妈妈2016/06/13 09:28回答了该问题

    当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在为自己的委屈鸣不平,也是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表示怀疑、感到困惑。同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当外界在动摇孩子内心的规则的时候,身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样去引导孩子呢?第一、让孩子真正认可,而不是迫于压力接受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在家的时候挺听话的,怎么到外面,或是人多的场合,我就管不住他了。”孩子是最为敏锐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