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6岁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1 09:36回答了该问题
幼儿园的老师其实和年纪的大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主要是要喜欢孩子,无论年纪大还是年纪小,当你喜欢孩子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好,不会因为孩子调皮的一些举动伤害孩子。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年轻的老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很容易伤害小朋友,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耐心还是一些方面的做法都是不成熟的,面对十分调皮的小孩,年轻的老师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但是年纪大的老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接受新鲜的事物的能力或者传播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是和年轻老师不能比的,一些体力也是跟不上的,但是年纪大的老师可是做顾问,或者到时来带新老师成长
在幼儿园里,当然也同时需要两种这样的老师,不能都是年轻老师,也不可以只有年纪的老师,需要两个不同类型的老师去关爱和关注者孩子。
也不要觉得年轻的老师就是不好,也不要抵触年纪大的老师,毕竟我们的孩子是交给老师们的,现在幼儿被伤害的事情缕缕发生,我们要相信老师,但也要做好防范心里。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1 09:32回答了该问题
许多人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对普普通通的沙子和水如此痴迷,这种外在表现的原因是与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密切相关的。在心理学家看来,宝宝喜欢玩沙玩水是因为这样的游戏让他们感到快乐,它对于促进宝宝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玩沙玩水,宝宝可以发展智力。
儿童对符合自己心智并且变化、动感的玩具兴趣大,任何一种人为的玩具都无法与大自然的赐予相媲美,沙和水适合所有心智状态的孩子,玩法变化无穷,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己的玩法,这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沙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加上水,水可以将沙固化,也可以将沙液化,和沙一结合,就变得奇妙无穷。没有任何一种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喜欢玩水和沙子是宝宝的天性,所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应该任由他们玩。特别是对于那些住在远离泥土的都市高层公寓里的孩子,妈妈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公园,给他们创造机会去玩水和沙子,这和早中晚的一日三餐同样重要。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活动是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营养。在父母的恰当引导下,可以使玩沙玩水游戏既保有其固有的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性。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0 09:41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不应该关心孩子胆不胆小的问题,而是要关心孩子表达方面的能力,以及孩子面对挫折的承受力。
孩子胆小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在孩子心中保留一些基本的敬畏和尊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跟谁都是“自来熟”,没大没小才更要纠正。
五岁的孩子面临社交的敏感期,此时他们有想表达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且不只是家里的人认可,还有他社交圈的其他人的认可。比如一块儿的小朋友,同学、老师等。
如果过于胆怯,可能是在家里被保护得太好了,没有听过负面评价,在遇到跟自己观念不一致,或不称赞他的情况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所以,父母首先应该要做的是调整自己——既要实事求是地表扬孩子,也要针对某个错误行为正确地批评孩子。让孩子知道,即便是自己不乖,不听话,爸爸妈妈没有表扬我,他们也还是继续爱我。
孩子没有包袱自然能够自然大方地表达自己。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0 09:32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在孩子身体免疫功能快速发展的时期,给予身体耐寒的刺激,使得他们更强壮,长大后不容易生病。
其次,对于孩子的精神也是一种挑战,让他们变得更勇敢。
从这两点看,这种做法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日本的天气跟中国不一样,日本全国几乎都只有一种天气,即便是冷也是属于干冷型的,而中国的小朋友生活在南北方,差异就很大,特别是湿冷的南方小朋友,冬天室外的温度也许没那么低,但湿气却会浸入到身体里。中医上也有湿寒难治的说法。
还是按照中医的说法,孩子属阳,好动,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发,所以相比于成年人,孩子的活力也更好。冬天为了方便活动,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如果是在北方,气候条件近似日本的地区,小朋友不妨可以试试,可如果是在湿寒的地区,建议不要盲目尝试。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毅力,可以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带着一起跑步。
生活在一个地区,就要适应某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顺其自然。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20 09:22回答了该问题
小朋友左手按纸,右手作画存在困难。所以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这也是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
白白净净的墙被孩子涂的色彩斑斓,很让人头疼,只能重新粉刷,但从环保和成本上来看,这个方法又是不实用的。
1、未雨绸缪,装修之前就选择抗污耐擦洗的墙面漆,给宝贝准备水性画笔,即使墙面沾上污渍也能轻松抹掉。装修选涂料一定要重视,环保、防污、抗菌、耐擦洗缺一不可。
2、事先准备,可以给孩子留一面“创作墙”,让他任意图画。3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画桌,为他们准备好专门的画纸,或者立式的绘画板。
3、鼓励小朋友涂鸦,不要因为弄脏墙面,就禁止画画。涂鸦对宝宝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能够成为宝宝表达情绪的工具,还能激发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心智发展。
狼牙鹏妈于2016/09/19 14:31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的智力发育总体是向上的,但是快慢是有差异的。只要学会的,其实无所谓快慢,所以不必着急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帮孩子加快智力发育这事本身是个伪命题,所以就不必后天加料了吧。
我们的智力发展是个连续的向度,在向度上的速度会因环境的优劣和大脑成熟的快慢而有所不同。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外国的爱迪生、爱因斯坦,中国的王阳明都是发展迟缓的儿童,王阳明到五岁才会说话,但他的「格物致知」理论五百年后还为人知晓。人生是看终点,不是看起点。
只要学的会,快慢不重要
有一个关于老鼠的实验拿来跟大家分享,把基因相同的同一窝老鼠随机分成二组,先在大脑中注射放射性的水,使长出来的新神经元在显微镜底下会发光。一组学习能力强的老鼠,跑到迷宫的终点就有食物可吃;另一组学习困难的老鼠,学不会就没有东西吃。等所有老鼠都学会了以后,解剖开来看新长出的大脑神经元存活的情况。结果发现,学的慢的那组,新神经元留下的较多也活的较久,在显微镜下闪闪发光。所以,学的快慢没有关系,只要学会了都一样。反而是下过苦功学的东西在大脑中保留的比较久。
聪明不能决定前途
世界上几乎所有值得追求的东西,如学问和技能,都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我小时候,父亲要我们背《四书》,我妹妹背的快,背完了便去玩,而我背的慢,常常她都去睡觉了,我还在背。最近心血来潮,打电话去美国问她:以前我们背《论语》“尧舜其犹病诸”下面一句你还记得吗?她大笑说:“什么啊,早就忘光了”。所以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父母不必很在意孩子现在跑的有多快,要在意他这一路走的平不平稳、能不能顺利到达终点。聪明并不能决定前途,古今中外成功的人都不是最聪明的人,却是最有毅力的人。
帮孩子加快智力发育是个伪命题
至于如何帮助孩子加快智力发育?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大脑的发育叫“成熟”,讲究水到渠成,成熟了,自然就会了。尚未准备好(notready),白花是力气。有个实验是先教同卵双胞胞的哥哥学走路,每天练十分钟,四周后,果然哥哥先会走路,但是等到弟弟也会走时,两个人走的一样好,实验者反而担心太早把哥哥撑着走路,他膝盖软骨尚未发育完成,不知对他会不会造成伤害。
所以不必后天“加料”送孩子去智能开发班、脑力开发班…,这是劳民伤财,反而剥夺了可贵的亲子共处时光。知识、技能以后可以慢慢学,童年时光过去了追不回来,只要给孩子温暖的家,陪伴他读书,带他去外面踏青,亲近大自然,他的智力就会发展的很好。
温暖的家是他人格成长的沃土,阅读是智力与创造力的根本,大自然是训练他的观察力与推理能力,有这些就够了,这才是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9 10:24回答了该问题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必担心!多数孩子都会有这一阶段,5岁左右孩子会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主要表现在孩子会要求所有人平等,如果客人来了,家长对孩子就相应的有所忽略,而孩子在这个敏感期内心是非常需要平等对待,这个时候他是无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吸引大家的注意,而且对家长来说感觉他很不听话,这时候家长绝对不能粗暴的去制止,而是应该在客人来之后也要保持跟他的互动,甚至客人也配合一起赞扬他所做的事情!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和平等的,适时的跟他沟通说自己在跟客人谈事情,他可以自己玩自己的,有什么事再过来跟爸妈说,几次以后孩子会慢慢养成这种规则感!家长其实应该能理解这种不被重视的感受吧!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9 10:20回答了该问题
【悲伤 ≠ 不真/不善/不美】
首先我必须反驳一下,『悲伤』和『真善美』绝非背离关系,在好的作家笔下,『悲伤』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比『幸福圆满』更能彰显『真善美』的叙事方法。
就如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讲述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在种种变故和苦难中相互扶持的故事,故事里的孩子虽然不理解苦难和爱的含义,但正在那些经历中他们懂得了爱的分量和责任,并且用行动诠释着坚韧善良、刚强正直、相亲相爱。
书里的孩子和书外的孩子一样是天真的、坦荡的、纯净的,而且,作者用柔软却直入心底的笔触书写着忧伤却温暖的故事,这不仅不会使读故事的孩子感到受伤,相反更可能产生的影响是,让读过这些故事的孩子更加相信爱、相信希望、相信努力,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坎坷也能昂首挺胸,怀着对生活和对他人真挚的善意继续前进。
这样的故事,就使『悲伤』成为了凸显『温暖』的有力方式,在细节处触动孩子,也在孩子的生活细节中氤氲成一种长久的温柔的滋养。
【声明立场】
看到年幼的孩子读书哭得很伤心,做父母的心疼,担心书里的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这我理解。但是恕我直言,看到您的描述的第一反应,我是为您感到高兴的,因为您的孩子有一颗柔软的善于感受的内心。
答主反对暴力,对于您的问题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悲伤』的故事情节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悲伤是否会抑制『真善美』的传达效果,在这里我谈一下我的两个观点。
1、◤哭不代表受伤害◢
1)适当的情绪释放是好事
在很多时候,流泪、抽泣、嚎啕大哭,只是一种情绪释放的途径,而且越是暂时的情绪影响越容易被释放出来。相反很深的愁怨、愤恨、伤感,反而可能憋在心里不发泄出来。因而“哭”出来是好事,适当的情绪释放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
2)哭泣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悲伤≠受伤
对于孩子来说,他能真切感受到外界给他带来的触动,但他可能说不出“遗憾”、“同情”、“悲悯”、“不舍”等等具体的情绪词汇,这时哭泣就成为了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孩子对故事里虚构的人物尚且可以『共情』,也就更容易设身处地地为身边的亲人朋友着想。这里要注意,孩子为书中人物感到悲伤还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即使换位思考了,他自己本身并没有受到伤害。孩子的内心是柔软的,但不一定非常脆弱,我们不应该低估孩子内心世界的坚韧程度。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安静地陪伴身旁,等孩子情绪平复一些后,尝试着和孩子交流,倾听他哭泣的原因,兴许孩子告诉你的他对故事的理解,会让你有意外收获。
3)故事里的悲剧情节是一种特殊体验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快乐,一味快乐容易让人对外界刺激反应麻木。没有家长可以永远保护自己的孩子,他们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挫折和悲伤。现在大多数家庭不愁温饱,许多小康家庭,以及富裕家庭的孩子是非常缺乏生活体验的,丰沛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几乎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这时候,渴望和珍惜反而成为稀缺情绪。无忧无虑地长大的人,有一些仍旧快乐坦率,有一些变得自私冷漠,然而心怀悲悯的孩子会更善良,更包容,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力也更强。因而,喜剧体验和悲剧体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的。与其担心孩子面对悲伤,不如多和孩子一起在读书的过程中,帮助他锤炼心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2、◤不要低估孩子的认知和审美◢
1)不要低估孩子的认知能力
文字方面,学龄前儿童可能识字不全,但是对基本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已经到位,因而,即使不能自己直接阅读书本,也可以听懂家长讲给他听的故事。其实到四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产生基本认知。答主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理解自己的家庭是个什么状况,并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但我爸妈完全不知道我知道这些(当然这时的认知是不成熟的,而且即便是早熟的孩子也还有十分懵懂天真的时候,比如做了个梦以为它是真的)。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他对生活的理解其实也只是一次次感知周遭人和事的经验总和。总而言之,认知源自生活,无论成长背景如何,只要活着这件事本身在发生,就会形成相应 的认知。孩子的认知能力可能远远超乎你的想象。交代清楚这一点,下面一点就好理解了。
2)学龄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
以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为例,孩子都喜欢色彩斑斓的图画书,这是色彩审美需求,孩子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联想到不同的画面,甚至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态度,这是色彩审美能力。相应地,在文字和情节方面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需求和鉴赏力(这种审美知觉往往是非自觉形成的,有着很强的可塑性)。这一点上又可以理解为喜剧审美和悲剧审美。向往快乐人生、喜剧结局是人的天性,但是写满快乐又难免单薄。有悲有喜,有笑也有泪的人生才是丰满和有趣的。
吕敬人先生说过:“一本理想的书应是体现和谐对比之美。”一个合格的“悲伤的故事”一定不是只有悲剧情节的,也不会为悲而悲,它最后传递出来的一定是爱和美。优秀的作者会以巧妙的方式,将悲剧的情感张力和主旨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管理。插一句,其实国内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十分注意分寸,不必太过紧张。
【举个栗子】
全世界小朋友都在读的《安徒生童话》其实也有悲剧成分,比如《海的女儿》,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但是这些悲伤的故事被隐藏起来了吗?没有。它们作为给儿童看的故事流传到现在,并且被奉为经典,一定是有原因的。
以《海的女儿》为例,它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丽的人鱼公主救起并爱上了一位王子,她为了见到王子作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最后在沉默和无奈中化成泡沫,成全王子的幸福。故事无疑是悲伤的,但是它传达出了一种坚贞无私的情感。人鱼公主对王子的爱是“真”的,她只求对方幸福、不要求其他回报的付出是“善”的,人鱼公主这个形象和她的纯洁内心、高尚情感是“美”的。悲剧成分本身,完全没有妨碍它成为一部传递真善美的经典作品。
即使现在出现了一些声音称《人鱼公主》不适合给5岁以下孩子看,给出的理由也是,『孩子可能会觉得,改变自己成为别人才能得到青睐,从而感到受伤。』 假使出现了这种状况,家长可以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在后续的阅读和生活体验中不断修正,让他们懂得自尊自信和自爱。阅读不是片面的、断章取义的,它是一个延续的连续作用的过程。
【总结】
在孩子幼年阶段,家长要帮助他挑选适合的读本,但是,在这个时候摒弃某些文学作品的原因绝不应该是悲伤,而是缺乏情感。一本通篇描绘快乐的书,假使它不能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读。
『悲伤』和『美好』可以相得益彰,关键在于『和谐』。这一点能否达成则与作者的创作水平、三观和责任感有关。
一个会为童话里公主的死去而放声大哭的男孩子的心,是多么柔软和纯净啊。
希望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以问世,来滋养这样美好的心灵。
以上。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9 10:09回答了该问题
1、洗澡玩具
比如球、小船、小鸭子
2、给孩子讲故事
一边洗一边用玩具讲故事,将宝宝带入到故事情境,让他觉得洗澡是在跟小动物玩。
3、读绘本
关于洗澡的绘本故事有很多,可以在平时不洗澡的时候就给宝宝读,让他了解不洗澡身上会脏会痒会有味道,让他知道保持身体清洁,很舒服。
4、不要强迫宝宝洗澡,可以先从擦澡开始。
5、同性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洗澡
让他知道,洗澡是一件开心的事,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
6、带他去水边玩
海边,河边都可以。让他接触水,感觉在水里玩很快乐,还可以做很多种游戏,比如游泳、钓鱼。
最后说一句,孩子天性都是喜欢水的,宝宝害怕洗澡,排查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阴影,有没有被水吓到过。3岁多应该会说了,让他自己说出来,这样才好对症下手。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8 09:57回答了该问题
孩子为了交朋友,把吃的分给小伙伴,这是孩子get到的社交技巧。家长见了,为此着急,是因为担心孩子被占便宜,讨好他人,甚至被欺负,担心孩子社交地位处于劣势。这是家长在自己的社交圈的困扰和担心,家长把自己的困扰当成了孩子的困扰。
这用心理学角度分析,家长这种行为被称为“投射”。这就像一个走路很长时间的人,又累又饿,他对另一个人说:你一定也饿了,咱们走了那么多路了。
这时候,家长要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从小有讨好他人,被其他小伙伴欺负的经历。
另外,家长在遇到此类事情,需要询问孩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孩子自己觉得不舒服吗?孩子喜欢那个小朋友吗?为什么给其他人分吃的?
问孩子问题,【确认】孩子的看法和想法,而不是自己觉得怎么样。
最后,帮助孩子探索其他交往技巧。
还有其他吸引小伙伴一起玩的方法吗?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有的家长是特意会教孩子分享食物的,因为分享食物也是一种交流,是初次社交的开始,也是表达友好的信号。
除了分享食物,还有什么?
1.问好。你好,我想跟你一起玩?我能跟你一起玩吗?
2.分享玩具。你好,我们一起玩玩具好吗?
3.说出想一起玩的理由。你好,我不想一个人玩,我们一起好吗?
另外,一般家长间友好相处,孩子们也会友好相处。他们觉得,妈妈的朋友的小孩就是我的朋友。所以,大人们的人际关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交往。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8 09:48回答了该问题
首先,如果想要知道蒙特梭利育儿法适不适合中国家长,我们得先知道蒙特梭利育儿法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帮助大家感受一下蒙特梭利育儿的思想,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 「妈妈,帮我,让我能自己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说:
「Mom,helpme do it。」 「妈妈,帮我做。」
而是,
「help me do itmyself」「帮我,让我能自己做。」
上图就是一个很好的「help me do it myself」的例子。妈妈准备了适合他们的环境,材料,工具,教他们如何做之后,让他们自己做,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协助他们。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很能说明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TOPYS】Sarnrak 励志公益:最好的第一课堂,是家)
蒙特梭利还有另一句很重要的话,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
「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帮他做。」
蒙特梭利说我们需要善于观察,只在孩子真正做不了需要帮忙的时候才插手。如果观察到孩子是可以通过努力自己完成的话,就千万不要帮忙,不然,你就成了他成长的“障碍物”。因为帮他做了其实是在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剥夺他建立自信的可能。
每个人的技能和自信,都是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得来的。而且需要持续不断提高难度去挑战自我,从而成为更好更强的自己,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每一次独立完成有困难的事情之后,我们收获的是自信心。如果这时候,家长伸手帮忙了,而且还不止帮一次,可能帮了一次又一次,孩子就根本没有机会练习,更没有机会建立自信了。
所以说,什么都帮孩子想好和做好,其实是家长很自私的行为,因为他剥夺了孩子学会独立和自信的机会。而这种困境,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孩子中出现,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也都有这种困境。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想好做好一切,而年轻人自己却缺乏能力和自信去独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连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几十年来父母不给孩子自己做造成的。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妈妈,帮帮我,让我能自己做」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帮他做」
请大家记住这两句话了。这可以帮助你明白蒙特梭利育儿法的思想,也可以在你下次要帮孩子做事的时候,提醒你停住停住!!!先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你的帮助。
我们相信孩子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他需要的是大人提供环境,协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潜能。孩子并不是通過我們去教,他才学会的。孩子是通过自己与环境互动,而成长的。
很多成人都有种可笑的“优越感”。他们说,是我们“教会”孩子说话,是我们“教会”孩子走路。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我们“教”会的。他们本身内在就蕴藏着大自然的规律。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都是八个月左右会爬,一岁左右会走路。并不是我们“教”会他们爬和走路的。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适合爬和走路的环境给他们,给他们安全感,爱和信任,让他们自己探索,帮助他们把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也称蒙特梭利育儿方法为
「Aid to life」「对生命的协助」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成人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障碍物”的作用。大人们要么帮孩子做很多事情,要么阻止孩子做很多事情。而没有真正起到“协助生命成长”的作用。
回到题目本身,蒙特梭利育儿法适不适合中国家长?
既然全世界的孩子都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全世界的孩子的潜能都需要大人协助他们发挥和成长。那为什么中国会是个例外呢?
我认为,蒙特梭利作为家庭育儿方法,是全世界适用的。
对蒙特梭利家庭育儿方法感兴趣的家长,一定要读一下这篇关于蒙特梭利家庭环境的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
而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质疑蒙特梭利适不适合中国家长呢?这种情况,我们讨论的其实是学校教育,而不是家庭教育。
中国有高考,有应试教育。而相反地,蒙特梭利并不提倡应试教育。蒙特梭利强调的是,跟随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如果你打算让你的孩子上中国的传统学校,参加高考,蒙特梭利就不适合你。但是,如果你打算让你的孩子读国际学校或者到国外升学,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蒙特梭利是适合你的。不过,现在中国的蒙特梭利教育只有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中学。这点,各位家长需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
我个人对这套方法持谨慎的怀疑态度,由于时代变迁,Montessori女士时代的很多观念已经转变不再成为问题了,而她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样本都有点偏颇,一个好老师的经验总结,是否足以形成一套科学体系是很可疑的,教育这个领域又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模式的,但对其科学性的评估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教育研究的关联性难题和道德悖论又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困难。
另外,蒙氏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我对它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程度也很担心。特别是成为一种商业口号之后,大家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14 17:09回答了该问题
父母关注的点和孩子关注的点不一样,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不去幼儿园,而孩子却是在向父母求助:他被同伴拒绝了,说明他正被一个人际交往问题所困扰。父母当下要做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恰当引导。我的建议做法是:
首先给予孩子共情,问“宝贝,好朋友跟别人玩不跟你玩,你有些伤心是不是?”及时关注和回应她的情绪。因为小伙伴不跟自己玩了,孩子很可能会因此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不被喜欢的,不被接纳的。于是,父母的接纳就尤其显得重要。
其次,当孩子向大人就遇到的人际问题进行询问时,其实是求助的信号。这时大人可以给孩子客观的解释,比如告诉孩子:“小朋友现在选择跟别人玩了,那是她自己的事,并不是你的错。”如此帮孩子区分出人际中“你”和“他人”之间必要的界限,维护“我”的完整。
最后,要给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教给孩子一些互动技巧:宝贝,下次你可以主动一些,尝试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玩,比如你可以提议你们一起去做一个新游戏。如果他们不愿意,你可以再找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啊。再或者,进一步引导孩子:接下来,你觉得/你想怎么办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教会孩子社会化的技巧。这些技巧一般包括:
1、展示给孩子看,如何正常地与人打招呼、交往
就是自然而然展示给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是怎样的。不要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这会给孩子带去压力。要知道,不是你说什么,孩子就会做,而是你做了,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做。
另外,记得当着外人的面,不要随意给自己孩子贴标签,比如说:我家孩子太内向啦,不爱说话……如此不仅损伤孩子的自信,而且很轻易会熄灭掉一个孩子开口、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欲望。
2、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特点
有的孩子只喜欢和一两个固定同伴一起玩,于是父母们常常问我:罗老师,孩子只和固定的孩子玩,会有影响吗?其实,“朋友”数量的多少并没有那么高的参照价值。父母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朋友多少,而是与朋友相处时候的质量。
也有的孩子不爱大声嚷嚷,在人群中显得安静了些。于是父母眼羡那些在一群孩子里头大嗓子的孩子,认为看起来更开朗。但事实上大嗓门并不意味着说服力。所以,我们仍然应该以关注孩子同伴交往中友谊维系的时间、协作关系等为主。
3、多进行家庭游戏,教会孩子说“需要我帮你吗”、“你能帮助我吗”、“让我们一起吧”
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各种应对外界的常识,以及规则。所以,平日最好能有固定的家庭亲子游戏时间,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学会分享、合作的技巧。
“需要我帮你吗”显示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承担的态度;“你能帮助我吗”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懂得求助的能力;“我们一起吧”,可以用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提议某次协作。另外,初次介入一个陌生群体时,需要教会孩子询问: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同时告诉孩子,若被拒绝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找别人玩,或者稍后再试试。
4、带孩子去接触更多小朋友,以及比他大一点的孩子,给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不少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或者由于个人性格原因,不太带孩子去“凑热闹”。实际上,多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有较多小朋友的地方玩儿,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社交演练。
也可多带孩子去找同事或亲友家的比较大的孩子玩,带一带。大孩子一般已经习得了基本的社交技巧,小孩子通过模仿学得更快。
平时的亲子阅读、亲子互动过程中,也可以不经意(至少装的不经意一点)给孩子讲讲怎么交朋友,或者给他看看这方面的绘本。
教会孩子社交技巧是一方面,随时反思家庭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若父母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能够合群,因为过于边缘化或者太有攻击性而被人拒绝,那么一定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系。
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且敢于自由表达自己时,会更容易与人自在相处、并能够在人际交互中有独立思考。被溺爱的孩子不能考虑他人,或者容易有依赖性;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要么富有侵略性、企图通过攻击引起他人注意,要么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很弱,表现的怯懦、消极。
从根上说,想要养出更受人欢迎的孩子,父母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的、民主的家庭成长氛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是孩子早期接触的三大人际关系,并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亲子关系是基础,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孩子从小懂得敬爱父母、尊重师长、爱护同学,成年后,才会在工作中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在家庭中处理好与爱人、孩子的关系。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吧,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尤其记得,足够的安全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更顺畅,因为父母恰当的爱与回应,会内化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确定、对自己的认可和喜欢。真正喜欢、尊重自己的人,才能懂得善待他人。
孟母健康于2016/09/12 17:50回答了该问题
我觉得孩子睡午觉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现在孩子已经5岁了,如果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即便是现在去强制他午睡也无济于事,因为他躺床上根本皮睡不着,5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到了贪玩的年龄了,于其让强制他午睡,不如让他痛痛快快地玩,玩累了晚上早点睡觉,最好在晚上九点半之前能进入深度睡眠!
宝宝在学龄前养成午睡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夏季天气炎热,夜短昼长,这样使夜间睡眠时间相对减少,为此,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午睡来补足。特别是小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更易于疲劳,更需要午睡来休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部分。 另外,天气炎热,人体主要靠皮肤的汗液拨发散热,这样血液大量集中在皮肤,从而导致体内各个器官血液减少,当然大脑组织也不例外;当大脑组织血液减少时,会使人精神不振,易于睡眠。
再有,由于天气炎热,要多喝水,这样会冲淡胃液,使消化不好,也就是说,食欲减退,如果不午睡,小儿就会不仅吃不好,而且睡不好,长期下去会影响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智能。还有,冬季也要坚持午睡,因为吃完中午饭后,胃要进行消化吸收,需要血液,这样也促使大脑血液减少,易于疲劳。只有通过午睡,才能消除疲劳,使之下午精力充沛,有益小儿身心健康。 午睡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小儿年龄大小而定,年龄越小,午睡时间越长,随着年龄增长而午睡时间逐渐缩短。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7 11:26回答了该问题
这些幼儿园老师从来不跟你直说的事你有考虑过吗?这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比如幼儿园的规定,或者不想冒犯你,她们可能不太好直接向你提出这些要求。
我们采访了一些幼儿园老师,她们讲出那些不会说出,但其实希望家长了解的“秘密”。
请教孩子自己收拾
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己收拾了,这将培养孩子良好的整理习惯和鼓励他们的独立性。每个幼儿园老师都希望你能教给孩子这个重要的技能。
“收拾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习惯,是每个父母都应该教会孩子。”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发展顾问Jarrod Green说道,“收拾是孩子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课,并且想想孩子是否知道什么是‘收拾’。”
比如
他知道玩具该放在哪里吗?
他知道为什么收拾很重要吗?
他知道怎么搬运较大的玩具吗?
他知道如何把小玩具放到盒子里吗?
他知道如何分类玩具吗?
如果答案全部是No,那么你可以想一起好玩的点子来教孩子。如果分类对你的孩子来说还有点困难,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嘿,你能帮我把xx找出来吗?”,或是“唉呀,我忘记恐龙和小车该放在哪里了,请帮帮我!”。如果孩子学会了整理,那么把它变成日常。幼儿园的老师会感谢你!
放下手机
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把手机放进包包或者口袋里。在这么一小段时间里,给予孩子充分的、完全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时你沉浸在讲电话,刷facebook,或者浏览网页中,那么你很可能错失了热烈迎接孩子和认真的向他道别的机会。另外,你一直玩手机的话,那么老师讲的关于你孩子重要的信息,说不定你也接收不到了。
穿方便的衣服
在幼儿园,老师需要遵循一定流程,于是时间就显得很重要。通常一间教室只有两个左右的老师,如果需要帮每一个孩子系鞋带扣扣子拉拉链,那么她们基本上就不用干别的事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更愿意孩子穿松紧腰的裤子和好穿好脱的衣服上幼儿园了。比如带粘胶搭扣的运动鞋(而不是系带的),或套头的运动衫(而不是带拉链的外套)。把那些带有繁琐的拉链、扣子、按扣的衣服留在周末,或者在家里练习精细动作时再拿出来吧。
注意自己的言行
幼儿园老师其实会听到很多孩子说脏话。“这时候父母通常都被吓坏了。孩子早期说脏话,往往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结果。一个习惯一旦形成,那么即使是小小的,频次很少的强化,都可以令其强劲的长久维持。”Green说。向你的孩子解释,为什么脏话是不礼貌的,骂人是不对的。“礼貌是父母对好行为的示范和正面强化。” 记住孩子的语言正是父母言行的反射。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说了脏话,请不要笑,告诉他为什么这个词是不可接受的。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注意你的言辞。
请及时离开
当你把孩子送达教室/幼儿园以后,迅速离开是很重要的。当孩子不愿意和你分开,拖泥带水往往会让他们更加沮丧。“一个哭闹的孩子会影响到班里其它人。”佛罗里达Lady Bird Academy幼儿园园长Marnie Trapp说。离开父母独自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是很正常的。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将直接影响孩子目前,乃至今后面临新环境的处理方式。
“最好的方法是,比规定入园时间早5分钟左右到达幼儿园,”有25年幼教经验的佛罗里达韦斯顿幼儿园主任Grace Geller说道。“这样你将有时间来帮助孩子整理他的用品,以及安顿下来。一旦你的孩子安顿好,就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永远不要偷偷溜走,即使你很清楚你跟他告别的时候他会哭。不告而别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孩子哭的时候你可以轻声告诉他,你爱他,放学的时候就会回来接他。”过一到两个星期,当孩子逐渐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并且完全放心你会来接他,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不再会哭了。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7 11:24回答了该问题
不少人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孩子控制内心欲望的能力。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实验者的逻辑原本是: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但是并没有提到“如何让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问题,更没有建议“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一结论与最新的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Miller,Dale T.; Karniol, 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在孩子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性判断:对于一名具体的孩子,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那么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 Sharon; Chatzky, Jean)小组对于另一课题的研究,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不会把眼前的诱惑看得过重,因而也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相反,以前经常被训练,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更加宝贵,一旦没有外人控制,就更可能马上占有这一稀缺物品。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孩子刻意进行延迟训练,不仅误解了理论,而且会误伤孩子。 且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也不加以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孩子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延伸探索,而这些后续的研究结果,却被倡导所谓“延迟满足训练”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延伸研究1:年龄的影响:5岁是分界。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不同孩子有不同判断。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而一旦父母不在,孩子就会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6 17:59回答了该问题
1.大肢体运动可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跑跳钻爬。凡是能够锻炼到大关节,例如膝关节,肘关节,脖子,腰等,还有肢体平衡的运动和练习都属于大肢体运动。大肢体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促进长高和骨骼的强健,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脑神经的发展。不过,运动要适量。
2.精细运动可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手部的捏拿拨捻搓。有句话叫,心灵手巧。手巧就能让心更加开窍。玩彩泥,搭积木,玩石子,都可以帮助锻炼手部运动。
3.可以随意组合和发挥想象力的运动和游戏,例如搭积木,乐高,魔方,七巧板,拼图,绘画等。相对于洋娃娃,小火车,小飞机等等,可以随意组合和搭配玩具,或者具有创造性游戏,更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这类游戏,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锻炼孩子的智力,例如观察力,专注力,思考力,空间想象力等等。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6 17:53回答了该问题
坏影响:
1.“选择困难症”。
物质和信息的巨大丰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选择困难。面对那么多辅导班,课外书,绘本,该选哪个呢?这种选择困难的状态,常常引发焦虑和沮丧情绪,和拖延行为。
也有可能就像进超市一样,本打算买的东西,没买-忘了,没打算买的东西买了一堆回来。物质和信息的充斥,让人眼花缭乱,商家引导消费的行为,让家长被牵着走。
2.差距会拉大。
如果家长和孩子不重视学习,甚至重视了,不知道怎么学,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这类家长和小孩会明显落后于会学习,知道如何筛选物质和信息的家长和小孩。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讲得都一样,课下的功夫,各家各户的家长和小孩就不同了。有的家长会选择互联网学习,有的选择课外班辅导,有的选择多媒体学习形式等等。学习进入屏读时代,孩子能有多大出息就很难预估了,因为网络包罗万象,无法预测。
3.“成瘾”。
由于商家为了利益会引导消费需求,不断刺激消费,就会导致网瘾或者其他成瘾行为,例如酗酒,看漫画书,玩游戏,看动画片等等。这是家长需要注意的--世界无限广大,诱惑多,孩子抵制诱惑的意志力差,孩子的行为需要严格约束。
好影响:
1.个性化。
由于物质和信息的极大丰富,每个小孩就更容易找到自己最心仪的事情-前提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有问题可以问谷歌和度娘。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努力,就可以不断精进,成为这方面的专家里手,个性化自己的瑰丽(qipa)人生。
2.可以无门槛儿的成就自己。
只要敢想,只要敢做,就有可能成就自己,成就小孩。这有可能是个试错的过程,因为刚开始或许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或者刚开始喜欢,后来厌烦了,或者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这就需要不断尝试,并且不气馁,反正门槛低成本低,允许你去看,去听,去尝试。
3.提升自我约束和辨识力。
由于物质和信息的极大丰富,就更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有勇气取舍,有能力甄别好坏,有机会尝试。
所有东西都在那里摆着,这就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和辩识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用物质和信息,而不是被被动吸引,被物质和信息牵着鼻子走。
在物质和信息极大丰富的年代了,家长和孩子的期望和需求,需要占主动地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能力搜索到自己想要,想办法达到,这种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2 15:41回答了该问题
家长就把孩子当成和你平等的朋友看待即可,就不存在“大”“小”之分了。和孩子平等说话,既不刻意哄骗,也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你就把他当成小大人客观真实的交流,孩子也会感觉受到尊重。
孟母网家庭教育于2016/09/01 18:12回答了该问题
一般来讲,孩子3岁以前就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性别意识不是恒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你给一个男孩子戴一个假发穿一条裙子,然后告诉他:你是女孩子!他可能真的会把自己当女孩子。
所以,实际上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才会慢慢将男性女性的区别标签化、形象化,知道男孩是怎样的,女孩又是怎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家长们就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男女观了,但切记不可太过,比如说告诉孩子女孩子一定不能怎么怎么样,男孩子一定不能怎么怎么样,因为孩子的世界观是不完善的,你反复地告诉他(她)不能怎么样,他(她)就会觉得这个是不好的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异性的歧视。
然而追溯到更早,婴儿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将男性与女性的声音和照片进行匹配;在近1岁的时候,婴儿就可以确定的区分男性与女性的照片。
所以小结一下,婴儿对性别意识的认知时间大致如下:
1、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属于性别意识的萌芽状态;
2、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变”的这个真理。性别意识大致成型,但对性别的理解几乎没有;
3、3~5岁左右,孩子便有了明确的概念,知道怎样的叫男孩,怎样的叫女孩;
4、6~7岁左右,孩子生理上已经完全明确了男女的概念,在别人面前裸露会感到害羞、不在让家长陪着洗澡等。
总结:孩子的性别意识是慢慢发展完善的,当家长的应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有所了解,不可“拔苗助长”,当循序渐进,才能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世界观。